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因素疊加助力市場機構四大理由唱反彈

  • 發佈時間:2014-08-18 07:1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多因素疊加助力市場 機構四大理由唱反彈

  分析人士表示,震蕩走勢更有利於局部熱點和行情的延續,預計市場短期調整後仍有向上拓展空間

  上周A股市場一直在2200點上方高位震蕩,上證指數連續3個交易日摸高2230點高點,截至上週五收盤,上證指數周漲幅1.47%,深證成指周漲幅1.23%,創業板指數周漲幅1.09%。

  自7月底以來,受諸多利好因素影響,大盤連續上攻上演逼空行情,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是為後市中長期牛市形成堅實的基礎和明確的預期。目前,在預熱牛市過程中,市場呈現出“上摸下蹲”近乎“俯臥撐”式動作,這種震蕩走勢更有利於局部熱點和行情的延續,預計市場在短期調整後仍有繼續向上拓展的空間。

  政策面偏暖利於反彈延續

  可以看到,本輪反彈行情的核心邏輯在於政策面不斷加碼引發經濟小週期回暖,而滬港通預期和政策利好板塊持續表現,吸引了包括週邊熱錢在內的增量資金持續入市。申銀萬國表示,就短期看,這一邏輯尚未根本轉變:一是,利好政策仍在不斷出臺,包括“金十條”、滬港通細則等,雖然單月數據表現不理想,但其中不乏季節性和經濟轉型等因素,不能簡單理解為政策轉向,經濟運作的趨勢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二是,深成B指下半年以來持續強勢,已創出三年多來的新高,這不失為觀察滬港通熱情延續性的一項指標;三是,人民幣匯率跌勢趨緩和多頭排列的遠期走勢顯示週邊資金對後市並不悲觀。

  從經濟數據看,此前持續回升的PMI指數曾堅定了市場對於經濟反彈的信心,但上周公佈的略顯疲弱的經濟數據給市場吹了一陣涼風,加大了市場對於後期經濟走勢的分歧。7月份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2個和1.0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同比少增3145億元,創近5年來新低。

  另外,7月份社會融資總規模為2731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86%,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0%,比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還有,7月份發電量50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前值為增長5.7%。表面上看經濟數據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或許預示著未來經濟可能出現反覆走勢,但深層次分析造成數據回落的原因主要歸於基數效應、季節性波動和銀行貸款風險偏好降低的影響。面對這種短期波動,市場普遍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穩增長的組合拳推出,政策面的偏暖有利於市場反彈的延續。

  流動性上,央行公開市場重回凈投放。上週二和上週四央行分別進行了200億元和3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上周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140億元。市場普遍預期“定向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不會改變。

  四大理由唱反彈

  目前看,在政策面轉暖,市場人氣回升,板塊有序輪動的情況下,機構普遍預計,上證指數有望突破2230點,並可能挑戰前期高點2260點,大盤重心將繼續穩步上移。主要理由有四方面:一是,經過近期反覆震蕩整理,短線獲利盤或解套盤已經基本得到消化。大盤不斷摸高,顯露出市場既不缺乏增量資金入場的預期,也不缺亟待回補的踏空資金,只要這些資金維持一定的活躍度,本輪反彈行情就不會就此終結。

  二是,目前銀行、地産等大盤藍籌股經過一段時間的回調,短線指標已經處於低位,隨時可能止跌回升,這將推動大盤繼續維持上漲行情。

  三是,EPFR(新興市場基金研究公司)數據顯示,儘管全球股債基大幅“失血”,但新興市場股基仍繼續回暖。EPFR指出,上周地緣風險因素堆積,致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加之美國就業數據強勁使市場對美聯儲將早于預期加息的看法更加穩固,無疑將加大新興市場特別是A股市場的吸引力。

  四是,從技術上看,上周滬指收出第5根周陽線,顯示大盤走勢非常強勢,周K線均線系統處於多頭排列,發出金叉,中期走勢轉強。從日K線看,上週五大盤收出中陽線,收至5日均線之上。均線系統維持多頭髮散狀態,走勢向好。

  總之,分析人士表示,在政策持續跟進、基本面數據短期又進入空窗期的背景下,市場將會延續此前的強勢格局,直到後續經濟數據繼續證實復蘇乏力,市場才有可能出現真正的拐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