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伊朗女數學家首獲菲爾茲獎

  • 發佈時間:2014-08-18 01:30:4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曉瑩

  8月13日,國際數學聯盟(IMU)首爾年會上確定,37歲的伊朗女性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與另外3位男數學家同時獲得了本屆菲爾茲獎(Fields Medal),成為歷史上首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也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伊朗人。

  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全名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個在國際數學聯盟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發的獎項,始創于1936年,每四年頒獎一次,頒給二至四名有卓越貢獻的年輕數學家。得獎者須在該年元旦前未滿四十歲。菲爾茲獎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的要求設立的,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今年以前,已有超過50位獲獎者得到此殊榮,但均為男性,其中有兩位是華裔。

  南韓總統樸槿惠為她頒獎時説:“我祝賀所有獲獎者,尤其是米爾扎哈尼。她的熱情和幹勁使她成為第一個獲得這一獎項的女性。”國際數學家大會在頒獎聲明中寫道:“米爾扎哈尼在數學技巧和數學文化方面有很高造詣,同時兼有超凡技術能力和雄心壯志,富有遠見和好奇心。”此次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米爾扎哈尼因其在黎曼曲面及模空間的動態性上做出的傑出貢獻而獲得菲爾茲獎。

  米爾扎哈尼獲獎的消息見諸各路媒體並被賦予性別的意義,而早前她本人就曾針對性別問題表達過自己作為一名女性研究者的立場——儘管她堅信女性能夠勝任與男性同樣的工作,但有兩個原因限制了女性的發展。一是期限不一樣,男性更容易長時間集中精力工作,併為其工作作出犧牲,但女性卻比較困難。另一方面,社會對女性有不同的期望。顯然,這種期望就是女性更應當在家相夫教子。這兩種情況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會制約女性的發展。“但是,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女性可能就要付出比男性更大的犧牲和努力,而且要保持積極和自信。”她説。

  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院長、數學家唐濤撰寫評論文章表示:“諾貝爾獎自頒獎以來,幾乎每個領域都有女性獲獎者,首位贏得諾貝爾獎的女性是瑪麗·居裏,她贏得了1903年的物理學獎。她還在1911年獲得化學獎。到目前為止,共有15位女性曾獲和平獎,12位獲文學獎,10位獲生理學或醫學獎,4位獲化學獎,兩位獲物理學獎,一位獲經濟學獎。但在2014年8月12日之前,具有近80年曆史的菲爾茲獎仍然是男士俱樂部。”

  有研究科學與性別的學者認為“科學本身具有很強的男性化特質”,此前,已有一系列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同行評議(peer review)研究揭示出因性別認知偏見所導致的科學“不公平”現象:一些研究者發現,在那些重要的世界級的科學獎項和大型項目的提案審查中,如NIH的R01(對人類健康相關的研究)類別的申請過程,存在著一定的性別差異,他們將這種差異稱作“隱形的雙重標準”。

  根據NIH的數據庫,2003年至2007年間,R01類別的經驗豐富的女研究員接受資助的成功率顯著低於具有同等能力的男性。2008年,提交R01續約申請的女研究員獲得後續資助的成功率也顯著低於具有相當能力的男性。這一情況在2009年後更改評分和批判結構後,也未得到好轉。

  這篇綜述文章稱,性別印象帶來的認知偏差不僅影響男女兩性在求職、研究資金、獎項授予中的平等競爭關係,還在更廣泛的層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對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能力期待。米爾扎哈尼的獲獎顯然印證了她所堅信的“女性從事科學研究同樣可以獲得與男性一樣的成就”,而女性從事科學研究是否比男性要付出更多,社會是否給予了女性同等的條件以支援其從事科研事業和職業,科學界未來可否打破更多的“男士俱樂部”?正像文章中所説:這種“微妙的評價體系”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説明。米爾扎哈尼在其任職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官網上發佈的一則獲獎聲明則給出了她對於這一問題的答案:“我堅信,未來數年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數學家獲得菲爾茲獎。”

  (科技日報北京8月17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