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喜事發,我們學點啥?

  • 發佈時間:2014-08-17 14:27:3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全球最活躍的食品市場,中國食品工業去年以10萬億人民幣年總産值的海量,笑納百川,這其中也包括紮根中國22年的美國獨資公司福喜。

  福喜的名字表達著樸實的本土化誠意,雖是表面文章,也算積極姿態。可憐福喜討了“福兮”的口彩,卻沒走出“禍之所伏”的怪圈。當然,福喜,這名字是土的,這公司是洋的,這規模是大的,這格局是小的。

  福喜事發,將福喜領進中國的最親密夥伴麥當勞大叔,也不再堅持緩兵之策,全面暫停雙方合作的關係。這一個“暫”字可以理解為再退一步的緩,不過,畢竟麥當勞哪怕因巧婦難為無米炊,暫變飲品店,也是切實鬆開了手。

  福喜事件一聲驚雷,境內洋快餐們為獨善其身而絞盡腦汁,但對現實的中國並沒有太了不得的震動。洋快餐店也沒有門前冷落車馬稀,本土餐飲照樣熱熱鬧鬧,就算萬一吃出來點不明物,大多就是讓店家換了再來一份,外加一份賠不是的笑臉,之後免單離開。網上的動靜還是蠻大的,對供應商福喜、下游洋快餐以及監管部門,大刀闊斧地口誅筆伐,這是網上的中國:鍵盤上的人們頗有玉皇大帝的范兒。

  網下安靜的人們,網上激憤的人們,都是可以理解的,都是真實的當下。網下的人們是務實客觀的。較之過去,現在是食品更安全,品類更豐富的時代,慨嘆十面埋伏、步步驚心無疑有意矯情。退一步説,即便無處可逃,也還是存在足夠多的選擇餘地,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出更信賴的選擇。

  網上的人們以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對食品安全頂風作案者力主施以嚴刑峻法,也是五千年不變的樸素正義。但古今中外,面對食品安全犯罪都有打地鼠的無可奈何,弊絕風清無疑是不現實的。與其咬牙切齒地鞭笞,寢食不安地焦慮,莫如平心靜氣分析食品安全事件的來龍去脈,尋求解決路徑。

  網上對福喜不離不棄還打抱不平的,認定了洋的大的尚且如此,土的小的情何以堪?認定了如今天下吃食,若論安全,還數洋的。福喜感動得拍出一千萬人民幣,要在中國開啟耗時三年的消費者食品安全教育。這名目看似不合時宜且匪夷所思,細琢磨可能是教育要從中國的娃娃抓起,讓洋的、大的、快的就是安全的信念,繼續深入童心。雖然土的和小的中國傳統美食,被《舌尖上的中國》演繹得食指大動、口水漣漣,但孩子們的胃已經頑強地指向薯條和可樂,漢堡和雞翅。

  網上和網下,激憤和包容,實質都暗含著對洋和大的認可和肯定。福喜及其小夥伴們是辜負了其代表的高大上、代表的品質和素質。之前懲戒一次次輕輕落下的化險為夷,也縱容了福喜們的僥倖。所有的美好形象,在此番臥底暗訪中轟然倒塌。這無情地傷害、嘲諷了不少國人對洋品牌、大品牌的赤誠之心,多年培養的忠誠信賴一下子無處安放無以託付,此恨綿綿無絕期,電腦前的火氣沖天也是情理之中。現在談福喜事件的結果為時尚早,滬上福喜未必有洗心革面的幸運,但至少有改頭換面的機會,此後福喜何去何從,拭目以待中,但願不負中國消費者的寬厚淳樸。

  洋的,大的,二者獨立或疊加,都不是食品安全的保證。大,只是便於監管,不過監管總是鬥不過被監管的狡猾。堡壘總是容易從內部攻破,低成本高效益的監管還需依賴完善的吹哨人制度,也就是鼓勵和保護內部知情人的舉報。不過,監管和被監管要麼一根線上的螞蚱,要麼貓和老鼠,要麼雞犬之聲相聞,都算不得好。

  土的,小的,也不是食品不安全的必然,那些有職業自豪感的小餐飲,只要擺脫低價的惡性競爭,監管者提供起碼的食品安全監督,也可以讓安全和美味齊飛。或許,監管者、生産者和消費者,多一點交流、理解和尊重,洋和土,大和小,就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末了,最難做到位的,可能還是自己的小家。比如,冷凍室裏過了保質期的餃子,看看聞聞,還是捨不得扔掉,繼續煮了吃;切菜時不小心從砧板上掉地下的肉,撿起來用水沖衝繼續切……

  (作者朱毅 中國農大食品營養學院副教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