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非洲之疾 世界之責

  • 發佈時間:2014-08-17 13:37: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斯博 楊慧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弗裏敦8月16日電(記者李斯博 楊慧)1963年,為響應阿爾及利亞的醫療援助請求,中國政府組織國內優秀醫療力量,派出了第一支援非醫療隊。在此後的50年裏,中國援非醫療隊的足跡已遍佈非洲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當埃博拉疫情在西非肆虐之時,中國政府再度伸出援手,組織醫療物資和專家前往,展現了中非兄弟般的情誼。

  自11日開始,中國政府捐助幾內亞、獅子山和賴比瑞亞三國的3000萬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物資和派出的3支醫療專家組相繼抵達有關各國。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就在一些西方國家以埃博拉肆虐為由決定將相關機構人員撤出之際,中國卻派出專家醫療組馳援西非三國,幫助當地抵抗疫情,中國與非洲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傳統友誼不言自明。中國政府也再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駁斥了西方關於中非合作“僅僅是為了資源”的不實言論。

  中國飽含深厚情誼的舉動也得到了受援國的高度讚揚。獅子山總統歐內斯特·巴伊·科羅馬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中國長久以來支援獅子山的發展,在埃博拉疫情肆虐的關鍵時刻,不僅送來了醫療物資,還及時派來了專家組培訓當地醫護人員,我十分感謝中國政府為我們提供的幫助。”

  今年3月以來,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國家幾內亞、獅子山和賴比瑞亞迅速蔓延,並波及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尼日利亞。數據顯示,截至13日,西非國家共發現2127例埃博拉出血熱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其中1145人已經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宣佈,目前在西非暴發的埃博拉疫情“非同尋常”,已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非洲輿論認為,埃博拉疫情已由區域性事件轉變為國際性事件,非洲急需國際社會援手抗擊疫情。

  防止埃博拉疫情蔓延,不僅需要疫情國的自身努力,更需要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事實證明,中國此次援助,既是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做出貢獻,同時也展現了中非合作當中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風範。

  美國學者布羅蒂加姆在《龍的禮物》一書中曾援引南非媒體的評價説,“龍的禮物”既實際又慷慨,其中一件默默送了50年(指2013年),這個“禮物”就是中國對非醫療援助。

  中非醫療合作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如今依然不斷拓展,不斷向前。從撒哈拉大沙漠到東非大裂谷,從維多利亞大瀑布到乞力馬扎羅火山,中國對非醫療援助走過50載,先後向非洲51個國家和地區派遣了2萬多人次的醫護人員,救治了數以億計的病人,併為當地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

  中國馳援非洲,也有利於世界的進步與發展。相信建立在平等、互利、互信、共贏基礎上的中非友好合作關係將會更上一層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