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地産年內只可能會出現結構性反彈

  • 發佈時間:2014-08-16 08:34:24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承上啟下的8月,上半年經濟數據陸續出爐:經濟增長7.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3%,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完成全年就業目標的70%以上……中國經濟交出一份超出預期、可圈可點的半年報。今年被稱作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站在“下半場”的起點展望,經濟領域各項改革將持續推進。昨天下午,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作客“濱海高新區智慧山觀峰講壇”,以“中國改革史上的2014”為題作了專題演講,對中國新一輪經濟轉型和改革進程做了梳理,並就製造業、電子商務、移動互聯及金融改革等領域進行深入剖析,記者圍繞當前熱點問題對吳曉波進行了採訪。

  京津冀服務業機遇巨大

  “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來看,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政府主導特徵要比長三角、珠三角更加鮮明。”吳曉波直言:“京津冀一體化首先獲利的是地方政府和大型企業。”

  在當前大背景下,吳曉波認為廣大中小企業的機遇主要存在於兩方面。一個是製造業轉型。2012年以來,沿海地區傳統製造業發展遇到産業升級阻礙,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傳統落後企業將被淘汰,京津冀一體化將為製造業企業帶來一次全新的洗牌機會,落後企業將出局,有創新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和産業結構、經濟轉型方式完美結合的企業將有更大進步空間。此外,餐飲、文化、金融等服務業在各個地區的經濟貢獻率也會持續提高,未來服務業將會面臨巨大發展機遇。

  人人面臨財富保衛戰

  “當前金融業面臨市場化衝擊,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重新上一堂理財課。”吳曉波表示,對企業來説,現在中國正在經歷最大一次金融革命,這是所有企業都需要面對的。未來幾年內,財富會變得動蕩,國家對人民幣利率的管控會慢慢解除,企業家需要重新考慮資金從哪來、到哪去,未來股市、房市都會變得不可靠,人人都將面臨財富的保衛戰。

  吳曉波認為,未來10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貧富差距還會加劇。如果不懂得投資,那麼無論企業還是個人所有現有資産會大幅度縮水。面對這個問題,政府方面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對普通老百姓來説,有兩個應對辦法,一個是再少的錢也要學會理財投資。另一個就是加大對自己的投資,人只有不斷成長進步才能增強抗風險能力,年輕人可以去直接創業,不創業的人就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專業。

  房産稅實施可能性不大

  近來,不少城市陸續取消房屋限購政策,但房價壓力依然很大,這一輪房地産的低谷期有多長?吳曉波表示,今年房地産的數據顯示,二三月份交易量很低,四五月份突然小幅上升,六月又陡然下滑。全國各城市公開、半公開取消限購、限貸都是六月份開始的,六月以後中國房地産就走到了谷底。谷底的長度涉及新房存貨量與房産交易量的比例等硬體問題,也有老百姓對不動産的信心等軟體條件。“雖然現在很多地區取消了限購,但我不認為房地産的春天會到來,房地産企業的高暴利時代已經徹底結束,年內只可能會出現結構性反彈。”

  另外,對於中國房産稅將在2017年開始徵收的傳言,吳曉波認為,近幾年徵收房産稅的可能性並不大。他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了2020年完成全國不動産的登記普查工作。如果房産稅開始徵收,將成為居民需要繳納的第一大稅種。根據其他國家徵收房産稅的管理經驗看,房産稅最後是收歸地方政府所有的,一旦實施將對我國現行的分稅制帶來一次重大改革。要頒布涉及所有公民的重大政策需要有長時間的調研和討論,達成共識以後才能發佈。

  半數製造業企業可能被淘汰

  “中國製造業相當龐大,而且決定著整體經濟走向。未來三五年中國製造業發生的變化將是商業模式的巨大變化。”吳曉波説:“中國在10年之內,有50%到60%的傳統製造業企業很可能闖不過去,但是只要邁過這道坎,這些企業在未來就會有非常大的前景。”在過去30年,支撐製造業成長的人力、土地、資源、稅費優勢逐漸喪失,傳統製造業面臨空窗期。吳曉波認為,未來真正能在中國活下去的是那些專業性公司。中小企業是今後製造業的主力軍,企業需要用資訊化手段改造財務、人力、生産線、供應鏈等內部流程,還要用資訊化手段再造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不懂電子商務就沒有未來

  “很多年前電子商務還是高科技領域,但在今天做生意的人,無論是賣鮮花的,還是賣彩電的,如果不懂電商,肯定沒有未來。”吳曉波説:“從褚橙到手機、服裝、鮮花,所有行業在網際網路下都發生了深刻變革。電子商務作為網際網路經濟的核心形態,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向所有商業活動發起摧枯拉朽式的猛烈攻擊。當前中國的電子商務,以其獨特的購物體驗瘋狂地從傳統零售業中爭奪用戶,未來的企業只要有商務,一定是電子商務,任何一個行業進行了電子商務改造,都有可能成為新興行業。”

  吳曉波強調,今後無論是快速消費品,還是慢用消費品,都必須想清楚自己和手機有什麼關係,否則肯定沒有未來。他給出了一組數據,目前中國智慧手機的出貨量大約是一個季度8千萬台到9千萬台,數量已是美國的3倍,今年4G手機出貨量更可能高達1億台左右。隨著智慧手機普及,很多消費客戶端都轉移到了手機上。如今在手機上已經出現了4個現象:手機變成了消費者關係中的日常端口;電子商務公司在社會上建立起一個新的支付信用體系;網際網路成了線下交易的前臺;而個人學習平臺將轉移到手機上,因此,未來手機將會改變一切。

  新區的産業帶動力值得期待

  “通常中國的改革都通過試點的方式釋放,濱海新區有良好的港口優勢,龐大的貨物吞吐量對産業的吸引很強,對京津冀的産業帶動能力值得期待。”吳曉波説:“一直以來,天津在對外引資和開發區模式的發展上有著豐富的歷史經驗。國內很多開發區的模式依然停留在政府做好三通一平、制定好一系列扶植優惠政策,但如果區域企業的發展水準不能跟上政策和設施的水準。就像給小孩穿大人衣服,即使衣服做得再好,小孩自身不能成長,穿上也是有問題的。”如果一個區域的配套設施和實際發展情況不匹配,就可能出現鬼城、荒地等問題。吳曉波表示,目前濱海新區的基礎建設已經具備良好條件,區域內已經聚集了一批市場化導向的優秀企業,也帶來優秀的人才和資本的匯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