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張金哲:大醫精誠 至仁至愛

  • 發佈時間:2014-08-16 01:31: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踐行核心價值觀

  8月的北京,酷暑難耐。在北京兒童醫院,94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哲教授準時來到醫院門診大樓,開始一週兩次的例行門診。

  張金哲院士的助理賈美萍告訴記者,即便是94歲的高齡,張院士每週一、週四要出半天門診,週二、週三、週五查房,幾十年如一日,在醫院繁忙的工作常態中,張金哲給患者及家屬的是自信和積澱已久的力量,而這自信來自張院士從醫70多年對事業的認真、熱愛與執著。

  少了一個畫家,多了一個醫學家

  1938年, 在燕京大學入學考試中,張金哲寫下了《不為良相寧為良醫》一文,並以高分考入北平燕京大學醫預係,從此與醫結緣。其實當時輔仁大學美術系也錄取了他,只不過燕京大學先發榜了。從此,中國便少了一個畫家,多了一個醫學家。

  新中國成立初期,沒有正規專門的兒童醫院,當時小兒外科的死亡率高達29.6%。在1950年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我國兒科專家諸福棠教授提出“我國建立兒童醫院,首先應設立小兒外科”。他向當時的北大醫學院院長胡傳揆教授要求支援一個小兒外科醫生,胡傳揆當面就推薦了張金哲。

  1950年,張金哲真的就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建立了只有5張病床的小兒外科。1955年,張金哲被調到新建的北京兒童醫院任外科主任,這一幹就是70年。張金哲院士説,在他從醫的道路上,遇到了顏福慶、諸福棠、胡傳揆等老一輩醫學大師。大師的智慧溫潤滋養了張金哲,並得到了發揚與傳承。

  質樸平和的醫者

  張金哲給患者看病有個習慣,對每一個患兒及家長來看病,他都要起身相迎:“你好,請坐,我是張醫生,您有什麼問題?”張金哲告訴年輕的醫生,見到患者第一面要禮貌地先説這樣幾句。“我的老師當年就是這樣要求我的。”張金哲説。當看完病後,他還要起身相送。從醫70多年,這個習慣也堅持了70多年。

  張金哲説,兒童患者的特點就是不能通過語言訴説的東西,都會通過哭聲告訴你,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這個獨特的溝通方式。在做檢查的時候,孩子有時不能配合,張金哲就會給孩子變個小戲法兒,或拿出個小玩意兒,作為孩子乖巧聽話的獎勵。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檢查就能順利進行了。張院士風趣地説:“你玩兒我的小玩具,我就摸你的小肚皮。”

  張金哲白大褂的口袋裏總是鼓鼓的,塞滿了一些小紙條、小器械,每張列印好的小紙條上都介紹了小兒常見病的症狀、治療要點、注意事項等,這是給家長帶回去的。

  工作中,張金哲自己還總結了做大夫要有兩個“拿手活兒”,一個是“三分鐘口才”,要在三分鐘之內把病因、病理、治療講明白,而且要用老百姓能聽明白的話,不是照搬醫學上的晦澀術語;另一個是“一分鐘檢查”,在一分鐘之內檢查全身,搞清楚患兒大概是什麼部位的問題。他説,這兩個“拿手活兒”是基本功,需要多年的實踐才能做到。

  “我得讓人一進門就知道,他們把命交給了誰”

  針對現在的醫患關係,張金哲認為,醫生可以通過加強自我修養來緩解醫患矛盾。修養有三個方面:品德修養、行為修養、技術修養。有好的品德才是醫德,但醫德得從你的行為表現出來,而你的行為最重要的還是給人治好病,所以技術修養是醫生品德之中重要的一部分。

  而對於品德修養,張金哲提煉出了四個字:“愛、敬、謙、誠”。他在許多場合都向學生和同事宣傳這四個字的含義,並用自己的行為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醫務工作者。

  在採訪過程中,讓記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張院士自己在白大褂左胸前寫的五個字——外科張金哲。患者一進門就知道誰在為他看病。字跡模糊了,他都要用簽字筆重新描一遍,這個習慣延續了幾十年。

  張金哲説,“現在每位大夫都有胸牌,但字那麼小,哪看得清?”“要跟患者交朋友,交那種托命的朋友。病人都把命交給你了,能不交朋友嗎?”用老人的話説,“患者來到你這兒,是準備好了把命交給你,我得讓人一進門就知道,他們把命交給了誰”。

  張金哲叮囑年輕醫生:“好的兒科大夫必然是熱愛孩子的大夫。治療、預後、經濟承受力都要處處為孩子著想。”張金哲院士對小兒外科這份工作的愛深深地打動著周圍的每一個人:為了不給生病的孩子增加恐懼,他提出從孩子媽媽身後檢查的方法;還為哭鬧的孩子變魔術,送孩子玩具;天冷時給孩子做檢查,張金哲要先哈口氣,搓搓手,避免冰涼刺激了孩子……諸如此類的細節,如果不是對工作的熱愛,是想不出也做不到的。

  正是這種對患兒的愛,張金哲院士書寫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技術發明改進5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的科技進步獎10多項。創造了小兒闌尾炎30年15000例無死亡、急性絞窄性腸梗阻包括壞死休克患兒連續100例無死亡的紀錄……

  “我就是中國小兒外科的創始人之一”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張金哲就致力於以創傷、感染、急腹症為主的小兒外科急診,總結了小兒闌尾炎分型、診斷、治療及嬰幼兒腹部檢查方法,並著重總結了小兒感染的規律,摸索出一套治療辦法,使小兒感染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總結了腸套疊、蛔蟲合併症的非手術療法;粘連性腸梗阻的分型治療等。

  中國小兒外科創建初期,舉步維艱。為此,張金哲和麻醉專家合作,首創肌肉注射硫噴妥鈉基礎麻醉加局部麻醉的方法。這個方法推廣開後,小兒外科得以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當時,兒科專用的醫療器械匱乏,也是造成小兒外科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張金哲為了改進和製造小兒手術器械,將各種五金工具搬到自己家,手術中遇到器械不順手,張金哲就拿回家修整一番;如果沒有現成的器械,就自己揣摩,邊製作邊改進。就是在這個“手工作坊”裏,張金哲發明瞭50多項手術器械。

  在治療肛腸與膽道畸形時,張金哲發現巨結腸手術吻合中使用的直鉗很容易造成腸壁損傷,甚至引起腸穿孔或腸壞死。於是,他設計了一種環行鉗,創造了巨結腸根治環行吻合法,被外國同行稱為“張氏鉗”。

  他還首先發現了直腸纖維外膜(張氏膜),創造了直腸纖維膜松解尾路肛門成型手術,避免了傳統開腹松解直腸手術給患兒帶來的痛苦。他設計膽腸吻合防返流矩形瓣手術,在國內外得到推廣應用。而“張氏瓣”的發明也是在膽腸吻合防反流手術的改進中發現的,並很快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張金哲指導他的學生,在國內率先應用張力—應力定律原理,針對患兒直腸狹窄首創硬氣囊擴張治療法。

  張金哲院士對中國小兒醫學另一個重大貢獻,是他培養了很多學生。現在我國小兒外科的很多行家裏手,都是張金哲的學生。60多年來,有幾萬名年輕醫生都聽過他的課。

  由於張金哲院士為我國小兒外科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2000年,張金哲在義大利接受了被公認為小兒外科界“諾貝爾獎”的英國皇家醫學會小兒外科最高獎——丹尼斯·布朗金獎,成為獲得此項榮譽的第一位中國人。2002年,獲得印度“甘地”金獎;2010年,他還獲得了世界小兒外科學會聯合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人們親切地稱張金哲院士為“中國小兒外科之父”“中國小兒外科第一人”。對此,老人謙遜地説:“不要説我是‘什麼之父’或‘第一人’,要説的話,我也就是中國小兒外科的創始人之一吧。”

  在張院士的家裏,挂著他親手寫的一幅字“一生努力,兩袖清風,三餐飽暖,四鄰寬容”。可以説,這是對他自己的真實寫照與鞭策。兒童醫院普外專業主任醫師陳亞軍,也是張院士的學生,在接受採訪時動情地説,和老師在一起,是一種福氣,你永遠都有學不完的東西。

  的確,當我們走近大師時,總懷有敬畏之心,深感難以跟上大師的腳步,但即便相距再遠,卻有了追尋和前行的方向及力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