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星塵”號可能捕捉到7粒星際塵埃

  • 發佈時間:2014-08-16 01:31:1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丹)自2006年美國航空航太局(NASA)“星塵”號彗星探測器的返回艙攜帶著彗星和塵埃樣品回到地球後,一個龐大的科學家團隊就開始了精細而繁雜的梳理工作,以期從中尋找到罕見的星際塵埃。如今,8年的篩查分析終於有所斬獲:他們發現了7粒可能來自太陽系外的塵埃,它們可能源於數百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發,並因長期暴露于宇宙極端環境中而有所改變。由於星際塵埃的壽命只有5000萬到1億年,這也是首次獲得證實的來自當代星系的星際塵埃樣本。

  論文主要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空間科學實驗室物理學家安德魯·韋斯特法爾表示,還必須進行額外檢測,才能明確地稱這些是來自星際空間的碎片。若事實果真如此,這些粒子將有助於解釋星際塵埃的起源和演變,而到目前為止,相關認知尚只能依靠天文觀測來推想。

  “星塵”號彗星探測器于1999年發射,2004年借與“維爾特二號”彗星交會之機,從其彗尾捕獲到了彗星微粒;沿途,“星塵”號還利用由氣凝膠和鋁箔製成的塵埃採集器,從來自星際空間的塵埃流中捕捉了樣品。據《自然》雜誌8月15日(北京時間)報道,此次梳理出的7粒星際塵埃中,有3粒直徑約為2微米的較大塵埃是在採集器托盤的氣凝膠瓦片上發現的;另外4顆相對較小的塵埃直徑僅十分之幾微米,是在鋪設于瓦片之間的鋁箔中找到的。雖然研究人員只檢查完採集器上一半的氣凝膠瓦片,但韋斯特法爾預計,最多還能找到十幾個塵埃微粒,這還不到“星塵”號採集彗星物質樣本總量的百萬分之一。

  分析顯示,這些星際塵埃在化學組成和結構上差異很大,較大粒的塵埃結構鬆軟,像雪花一樣。韋斯特法爾説:“這説明採集到的樣品比我們起初認為的更加豐富和多樣化。”芝加哥大學天文學家普裏西拉·弗裏施則表示:“需要對塵埃微粒模型進行修訂,以納入這些結果。”

  由於3粒較小的塵埃中包含有部分天文學家認為星際塵埃顆粒中不會有的硫化物,研究人員將繼續分析剩餘的95%鋁箔,希望找到足夠多的微粒,以加深對星際塵埃種類和來源的了解。

  而兩粒最大的蓬鬆微粒中含有晶體材料——被稱為橄欖石的鎂鐵硅酸鹽礦物,韋斯特法爾表示:“這可能意味著它們源於其他恒星周圍的圓盤,並被星際空間環境改變了。”這兩粒被昵稱為Orion和Hylabrook的塵埃將進一步接受氧同位素豐度檢測,這可為其是否來自太陽系外提供更有力的證據。

  總編輯圈點

  本世紀初,“星塵”號在星際塵埃流中運作,完成了40多億公里的航行。由它帶回的“彗星的禮物”,科學家可能20年都分析不完。現在出現的七粒塵埃,按宇宙學標準來看,還甚為年輕,但來自星星的它們,將提供給人類一個檢驗宇宙的絕佳方式。甚至説,會把人們對彗星以及整個太陽系歷史的認識,向前推進一大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