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蒙古“節水增糧行動”一舉多得

  • 發佈時間:2014-08-15 19:31:33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內蒙古“節水增糧行動”目前完成建設任務451萬畝,建成的節水灌溉工程不僅節水、增糧、富民,而且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發生變革,取得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內蒙古從2012年開始實施“節水增糧行動”,實施期限為2012年至2015年,涉及5個盟市38個旗縣,總任務是發展節水灌溉面積800萬畝,其中改造現有井灌區599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01萬畝,總目標是實現年新增糧食生産能力20億公斤,年節水6.72億立方米。

  項目實施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給予強有力的資金保障。2012—2013年,中央財政共下達內蒙古項目資金22.9億元,自治區本級及時足額安排落實配套資金7億元,盟市、旗縣年度配套資金也已全部兌現。同時,項目區群眾積極投工投勞參與項目建設。2014年,中央先期下達的13.5億元和自治區本級配套資金4.2億元,已于3月初全部撥付到位。

  2013年,自治區財政下達了績效考評“以獎代補”資金7662萬元,有力地促進了項目順利進展。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項目管理費,支援實施方案的編制和項目管理工作。另外,自治區財政專門安排水資源論證經費1140萬元。

  “節水增糧行動”實施以來,建成的節水灌溉工程在農業生産中發揮積極作用。項目區農田産量大幅度提升,節水改造項目區畝均增産150公斤,新增節水灌溉面積項目區畝均增産400公斤。糧食品質相應得到提高,與普通灌溉相比,玉米膜下滴灌籽粒成熟度高,水分含量降低8—10個百分點。“節水增糧行動”項目全部完成後,項目區將年平均增産糧食20億公斤,每公斤按1.6元計算,年均可新增産值32億元。

  項目區田間輸水大面積實現了管道化,使灌溉保證率顯著提高,灌溉品質大為改善,改變了長期以來部分地區農業用水方式粗放、乾旱缺水與用水浪費並存的現象。以通遼市為例,項目區單井控制面積由80畝提高到250畝以上,兩年多來壓減機電井2.16萬眼,全市機電井數量首次實現負增長,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由2000年的0.45提高到現在的0.62。

  高效節水灌溉與傳統的種植方式相比,實現了澆水、施肥、施藥一體化,減少耘地、耥地、除草、追肥等工序,提高了糧食産量,降低了種植成本,增加了糧農收入,從而有力地促進項目區土地流轉,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節水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三川股份 12.43 7.16%
2 利歐股份 10.72 3.48%
3 新疆天業 6.35 1.93%
4 大禹節水 8.27 1.6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大禹節水 8.27 1.60%
2 新疆天業 6.35 1.93%
3 利歐股份 10.72 3.48%
4 三川股份 12.43 7.16%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