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鐵老大”謀劃奪食航空快遞

  • 發佈時間:2014-08-15 10:34:49  來源:寧夏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3日,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鐵總”)發佈微網志,表示“近日與知名電商和快遞公司,在濟南舉行技術運用及交流活動,鐵路方傾聽電商和快遞公司的需求,現場商定快捷鐵路貨運服務方案,為電商快遞班列規模化開行打下基礎。”表面上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實則蘊含著濃濃的火藥味,因為客運市場上的“空鐵大戰”正在逐步向貨運市場蔓延。

  鐵總的盤算

  中國鐵路總公司7月1日正式開行了首批3對6列試點特快電商班列,一個月之後,又增開了京廣、京滬兩列快遞專列。過去以“大宗商品”為主的鐵路貨運積極介入快遞領域,在鐵路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也被看做是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的又一步棋。

  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表示,受宏觀經濟和環境政策的影響,近兩年鐵路貨運的主要客戶——煤炭、焦炭、石油、金屬礦石等大宗“黑貨”需求不振,因電商發展而崛起的“白貨”運輸量卻節節攀升之際,鐵總再也無法對這塊大蛋糕視而不見。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鐵路貨運量同比下降2.5%,這與同期快遞企業業務量大漲53.7%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意味著,全社會運輸需求結構已經發生重大變化。

  目前,我國快遞企業幹線運輸中,汽運佔總量的70%-75%,航空為25%-29%,鐵路運輸不到1%。“鐵路部門在快遞運輸上起步比較晚,一方面是由於鐵道部時期,鐵路系統壟斷且封閉,體制內的限制非常多;另一方面,以前鐵路運輸速度整體較慢,在與航空競爭上不佔優勢。”趙堅表示,現在情況不同了,負債超3萬億元的鐵總在推進市場化改革方面積極性很高,且隨著高鐵速度和密集度的提升,千公里內高鐵運輸速度不比航空慢。

  快遞的態度

  韻達快遞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不要説“電商專列”採用的是高鐵列車或普通列車,即便是最早的“綠皮車”對快遞企業而言也極具吸引力。鐵路運輸有容量大、成本低、受天氣影響小等航空運輸無法比擬的天生優勢。

  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以北京至廣州為例,飛機運輸在1.2元/千克,鐵路運輸成本為0.3-0.5元/千克。此外,根據業內估算,“電商專列”設19節車廂左右,每節車廂核定載重約為23噸,波音737全貨機載重量約12噸。這就是説,“電商專列”滿載一次運輸量相當於36架波音737全貨機的運力。

  但趙堅表示,“電商專列”目前仍面臨不少問題,由於鐵路與快遞企業合作起步太晚了,貨運站臺普遍距離快遞企業分撥中心較遠,需要經過二次轉運,且高鐵站場沒有貨運的地下通道,這些都需要未來鐵總和快遞企業協商進行投資。

  航空的尷尬

  當客運市場上的“空鐵大戰”向貨運蔓延之勢,本就頗為低迷的航空貨運業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眾所週知,每當一個新競爭者出現後,市場被重新細分將無法避免。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直達特快電商班列的推出顯示鐵路開拓快遞市場方案經過精心佈置,力圖跨越自身經營障礙。隨著鐵路網路的鋪開,特別是在專有高速鐵路貨運車廂、貨運站臺的建設、服務流程改造解決後,鐵路快遞將有望形成較為顯著的增長,對航空貨運快遞運輸形成一定分流。

  據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在全球集裝箱貨物運輸總量中,空運所佔的份額已從2000年的3.1%下降到了2013年的1.7%。其中,約有1/3的份額縮減歸因于運輸模式的改變,即從空運轉變為陸運和船運。在這種不利情況下,快遞業的爆發對於航空貨運業來説是難得的機遇。

  “一直以來,航空與快遞相結合是種不錯的運營模式,且因為快遞業務對於運輸時間要求較高,鐵路、公路往往難以和空運形成競爭。但隨著火車提速以及鐵路網路加密,鐵路開始有能力與飛機奪食,這對航企會産生一定影響。”奧凱航空創始人劉捷音認為,就快遞業務來説,雖然鐵路擁有運輸量大、穩定性強、手續簡單、價格低等優勢,但對海鮮、電子産品等對運輸時間及環境要求很高的産品來説,還是飛機更具吸引力。

  “如果説未來被鐵路搶走部分快遞業務,那麼航企降低成本的同時,不斷鞏固優勢産品的運輸業務,另外,適時將發展重心向國際傾斜,增強中國與全球的物流聯繫。”民航專家王疆民表示。 (據《北京商報》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