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聘用員工,“招精英”還是老闆“照鏡子”

  • 發佈時間:2014-08-15 07:52:2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矽谷驛站

  最近幾週,矽谷少數大型企業向公眾公開了公司職員的種族、出生地等詳細的統計資訊。眾所週知,多年來,這裡很多公司一直對員工資訊“遮遮掩掩”,因為它們心知肚明,矽谷的高科技産業可能會由於公司員工錄用中的“缺陷”,遭到社會質疑。

  雖然公佈員工數據的時間遠比人們所希望的晚了許多,但是此舉依舊被視為矽谷公司建立員工聘用資訊公開制度的一次進步,廣受好評。與此同時,也使“矽谷那些企業會雇哪些人”這類話題,再次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後的重要談資。

  公眾從這次資訊公開中得到了什麼?實際上,這些資訊並沒有讓任何人感到吃驚,因為人們只是確認了一組早已不是“秘密”的數據:矽谷企業所雇用的員工絕大部分都是白種人和男性。尤其是技術工種特別明顯,大約有70%是男性,超過60%是白種人。其他數據為,30%亞洲人,2%非裔美國人和3%的西班牙裔美國人,等等。(根據eBay公司7月底公佈的數據,該公司女性員工比重超過矽谷其他公司,是員工總數的42%;黑人員工佔比7%,超過矽谷公司的平均水準。)截至目前,谷歌、Facebook,、Twitter 和LinkedIn等公司都已公佈了它們錄用員工的相關數據。那麼,這些數據到底意味著什麼?專家認為,它們印證了矽谷企業對員工選拔時,所遵循的“照鏡子”理論。也就是説,那些由白種人創辦的企業,更傾向於聘用和提拔那些長相和行為方式更接近公司老闆(創始人)的員工——這也就意味著白人員工在白人老闆的公司會得到更多機會。

  此外,文化觀念因素在聘用和提拔過程中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矽谷大多數高科技公司裏,管理層崗位上的亞洲人比例都相對低。以谷歌為例,它在美國公司的員工中有30%是亞洲人,但是管理層的成分中,亞洲人只佔23%。再看看Facebook公司,它在美國擁有34%的亞洲人員工,而高級管理人員中,僅有19%來自亞洲。文化觀念的差異,經常被認為是在員工選拔中的一個“堅不可摧”的“天花板”。在一些人看來,亞裔美洲人在美國工作時,是不具備進入管理層的基本素質的。他們認為這主要還是文化差異所決定的。比如在一種文化中,自信、外向和雄心勃勃被普遍認為是優秀員工的基本素質,但在另一種文化中,耐心和服從是優秀員工的判別標準。

  地域文化差異的存在是客觀事實,但如果一概而論,那就是一種偏見。

  目前,一些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履歷“盲審”,來消弱招聘中的種族和性別“偏見”。它們規定,應聘者在將個人簡歷提交給公司部門用人主管時,無需再註明“民族”和“性別”等資訊。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沒有哪一家公司確信調整員工種族和性別結構是一個非要解決的問題。而且,誰也不知道什麼辦法是解決員工選拔“歧視”問題的最好辦法。但是,矽谷很多企業宣稱要通過一些具體措施來逐步解決這個問題。畢竟,矽谷的現在和未來,需要的是招攬世界各國“精英”,而不僅僅是老闆“照鏡子”。

  (文/楊靖編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