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媒為奧巴馬“搭便車”論辯護 辯稱非輕慢中國

  • 發佈時間:2014-08-15 07:20: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紐約時報》13日報道稱,中國“國營媒體”13日對奧巴馬總統最近有關中國在全球“搭便車”的言論表達了不快,《人民日報》13日也發表評論稱:奧巴馬的言論不受歡迎。

  對此,《紐約時報》辯解説,奧巴馬指的是當前的伊拉克危機,中國堅持了一貫的不干涉原則,表現得低調,但現在奧巴馬公開加入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否應在國際舞臺上承擔更多責任的質疑。文章稱,“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中國國有公司在伊拉克進行大量投資,尤其在石油領域,中國購買大量伊拉克出口的原油,一條新的石油輸出管道本週剛剛投産。由於伊拉克的主要油田許多都在什葉派控制區,迄今為止還沒有受到戰火波及。

  美國華盛頓智庫卡托研究所的外交政策研究主任賈斯汀·洛根13日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也為奧巴馬的話進行辯護,稱“從美國人的角度來看可以這麼説”。他説,在提供各種國際公共産品方面,美國的投入相當不成比例,比如石油的自由流通。美國也沒有試圖在經濟上遏制中國,因為我們並沒有試圖控制中國的能源供應。“因此,在我們對海上通道的控制上,他們是搭了便車”。

  洛根説:“公平地説,我不認為奧巴馬這麼説,是要讓中國不舒服,或是輕慢中國。他的評論基本上是在説,他們(中國人)很聰明,在這一點上,我很同意。一個國家不需要在伊拉克打仗,不需要花掉數十億美元是聰明的。我們國家花了數十億,卻輸掉了伊拉克。”

  他説,他也理解中國人的反應,因為沒有人希望被叫做“搭便車的”。他説:“如果中國説,好吧,我們現在不‘搭便車’了。我們現在要做出奉獻,擴大我們的軍事存在。我們要在中東地區發揮更大作用,我們要在非洲之角打擊海盜的行動中發揮更多作用,或是,其他看起來不一定具有挑釁性的行動,美國會嚇死了,我們會很緊張,因為中國在展示肌肉了。”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14日對《環球時報》説,“搭便車”論引起中美兩國民眾與政策界持續關注,事態發展一波三折,説明中美關係正在往新型大國關係方向前進。中美都搭乘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便車。美國經濟近十年的穩定增長是搭乘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便車。中國因為伊拉克戰爭失去了與中東國家能源合作的很多機會,而不是吃美國伊拉克戰爭的“白食”。中美經濟互相依賴,“大哥”對“二哥”的包容心會讓中美關係更加成熟。

  正在進行第六次亞太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克裏13日應邀在夏威夷東西方中心就美國的亞太政策發表演講,頻頻提及中國。他表示,美國歡迎中國的崛起,樂見一個和平、繁榮、穩定的中國,“我們很高興看到美中在伊朗核問題、朝鮮半島核問題、氣候變化、反海盜以及南蘇丹等共同關心的問題上保持密切合作。”克裏還表示美在南海問題上“不持立場”,冀有關各方能夠和平解決爭端。

  何茂春説,往前看,中美領導人與民眾對兩國關係的複雜性與現實性都多一些幽默和寬容,會讓兩國關係更加務實和深遠。他表示相信,奧巴馬作為政治家,接受媒體採訪時的一些言論並非針對中國,有時候是為了説給國內選民和利益集團聽的。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陳一鳴 環球時報記者 魏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