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前旱情與糧食進口增加關係不大

  • 發佈時間:2014-08-15 05:59: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我國一些糧食主産區遭受嚴重乾旱,對局地秋糧長勢有所影響。海關總署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我國累計進口穀物和穀物粉113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80.7%。有人産生疑問,旱情會不會導致糧食進口增加?對此,《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在陜西省蒲城縣橋陵鎮巷劉村,農民孫公利的地沒有澆上水,已經絕收,但在不遠處的橋陵鎮農田節水示範區,玉米長勢良好。蒲城縣農技中心主任黨高兵説,示範區採用了膜下滴灌技術,能節水三分之二,即使今年這麼旱,通過滴灌仍可以利用有限的水源滿足玉米生長需求。據陜西省農業廳統計,全省秋糧受災面積達400萬畝,其中成災面積200萬畝,絕收20萬畝。

  據國家防總統計,截至8月12日,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6589萬畝,主要旱情指標都低於多年同期均值。隨著旱情的變化,中央財政累計下達特大抗旱補助費5.6億元,支援地方打響了抗旱減災“攻堅戰”。入夏以來,河北、山西、內蒙古等省(區)共投入抗旱勞力912萬人次,完成抗旱澆灌面積1.7億畝次。

  河南是乾旱重災區,受旱面積接近全國受災面積的一半。該省農業廳副廳長魏蒙關説,今年乾旱主要是由於氣象乾旱和水源缺失疊加造成,降雨量是1951年以來同期最少的一年,由於連續三年出現不同程度夏伏旱,水庫庫容下降,河流水量減少,近20天地下水位已下降10多米,部分地方抗旱水源嚴重不足。

  局地旱情突出並不等於全國旱情都重。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記者,我國每年都有乾旱發生,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16億畝以上,今年旱災面積約為6000多萬畝。雖然局部若干區域旱情較嚴重,但整體來看,受災地區比重較往年相比仍較低,全國秋糧總體長勢樂觀。

  農業部表示,當前旱情是區域性的,對局部秋糧生産有影響,但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等地大部秋糧主産區土壤墑情充足,生育進程正常,長勢普遍較好。目前受旱省份的未受旱區域溫度高、光照足,玉米等秋糧作物長勢較好,還能抵減部分受災損失。

  目前重旱區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黃河以南的傳統旱區以及西北和內蒙古的老旱區。這些地區的主要秋糧作物是玉米。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專家認為,當前旱情主要影響“兩頭”,一頭是播種早、已開始抽雄的玉米,造成花期不遇;另一頭是播期偏遲、長勢偏弱的田塊,植株尚未封壟,土壤失墑快,葉片萎蔫捲曲。

  全年糧食産量由夏糧、早稻和秋糧組成。農業部此前數據顯示,全國夏糧再獲豐收,比去年增産3.6%;早稻單産持平略增,多數主産區呈平産趨勢,全國早稻總産有望再獲豐收;秋糧方面,預計今年玉米、水稻等高産作物播種面積增加900多萬畝。目前,國內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

  顯然,進口增加並不意味著國內出現了糧食短缺,而是由於國際糧價低於國內糧價。國際小麥、玉米、大米價格持續走低,進口到岸完稅價普遍低於國內價格。由於配額內進口糧食的關稅只有1%,所以只要國外糧價低於國內,貿易商自然覺得划算,就可以進口。當然,在國際糧價低的時候,適量進口糧食來補充國內庫存,可以減輕國內資源環境壓力。

  據統計,當前美國玉米每斤0.97元、比國內低0.3元,泰國大米每斤1.35元、比國內晚秈米低0.72元,澳大利亞混合小麥每斤0.99元,比國內優質麥低0.41元。受國內外價差擴大影響,1月至5月,我國穀物凈進口827.9萬噸,同比增長90.5%,其中小麥進口245.9萬噸,增長1.1倍。近幾年我國進口的大米、小麥和玉米僅佔國內産量的2.4%。

  此外,糧食進口增加還有品種調劑因素。我國強筋小麥、弱筋小麥、啤酒大麥等專用品種仍供不應求,需要通過適量進口來彌補國內不足。進口一些泰國香米、義大利通心粉等,不僅是要滿足國內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還要滿足每年3000萬來華投資、旅遊、工作的外國人消費習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