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朋友圈變買賣圈,且買且小心

  • 發佈時間:2014-08-15 03:34:27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海關總署《關於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正式實施,流行于微信朋友圈的代購行為,未來如未納入監管可被視為走私,遭舉報後或將受處罰。

  新規一齣,不少熱衷於朋友圈買賣的人逐字逐句地將公告內容反反覆復“嚼”了好幾遍,生怕沒領會其實質精神。因為對於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説,朋友圈裏的這點生意已成了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

  從奢侈品到農産品

  朋友圈買賣越做越寬

  最早在朋友圈裏做買賣的“先驅”們,十有八九是做代購生意的,最初,奢侈品、母嬰産品、化粧品較受關注。不少全職代購賣家的月收入都能輕輕鬆鬆上萬元,有位在朋友圈賣A貨包包的賣家,月入10萬元以上。而現在路越走越寬了,不少賣家將眼光放在胃上——賣吃的,從進口小食到重口味夜宵,從私房菜到農産品,這些買賣客單價不高,但還是給賣家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線,寧靜而純粹的朋友圈氛圍大約維持了2年;到2013年朋友圈買賣開始初見端倪;2013年夏天,朋友圈裏賣東西已是一種普遍現象了;現如今,這樣的朋友圈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必備”,卻也同樣被很多人詬病。

  拍手叫好VS反感遮罩

  源於信任,也毀於信任

  對於賣家,朋友圈是一方新開闢的生意樂園,但對於買家,就不一定是件愉快的事了。

  “每天早上起來,打開朋友圈,滿眼都是包包、衣服、首飾、面膜……得往下拉很久,才能看到一條正常的‘喜怒哀樂’。”經常加班的明旭自從被各路好友的買賣佔領後,她再也提不起興致看了。很想把他們遮罩掉,但又怕傷了友誼。她大致數了數,經常發朋友圈的好友中,五分之一是從事微信買賣的。

  錢江晚報記者在微信上發起了一個60人有小調查,58%的人表示對朋友圈被商品刷屏的行為反感,33%的人偶爾反感但能接受,不反感的只佔8%。有趣的是,表示反感的人中,大部分都會直接忽略商品圖片,也從未有買賣行為。反感的理由是:原本私密的社交空間氛圍被破壞,甚至抹上了濃濃的“銅臭味”。

  在朋友圈消費過後悔的,也不在少數。“有個朋友在朋友圈專賣面膜,我買了十片,發現味道很怪,敷了一片後就過敏了。”事後,Nina並未向朋友退貨,“大家都是朋友,不好意思開口。”

  強勢刷屏VS溫柔行銷

  “活下來”才是賣家哲學

  茜茜在朋友圈裏做化粧品代購,這是她目前生活的頭等大事。“平均每天要發十六七條朋友圈,每條都和代購有關,即便是自己洗個臉,也要先曬一下洗面奶,因為這款洗面奶我可以給親們代購啊!”朋友們稱“茜茜簡直是用生命在做朋友圈代購”。“我覺得只有這樣不厭其煩地推廣自己,才有人會接受。而且這種親身示範、真人秀,也是很多買家希望看到的,化粧品講求的就是效果嘛!”她説。

  當然,也有人選擇“溫柔行銷”的。小洛的本職工作是導遊,她每次帶團出國都會為朋友代購一些當地有名的産品,而小洛的刷屏時間基本上僅限于起飛前兩天,“簡單展示一下産品、價格,統計一下代購數量,記錄好就OK了。因為我不怎麼刷屏,不少買家還怕錯過了我的刷屏時間,因為趕不上這一班,就得等下一次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