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融改革細化“路線圖”
- 發佈時間:2014-08-14 05:29:25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去年8月,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金改22條”),標誌著山東金融改革拉開序幕。一年後,改革紅利的效果顯現。一個最明顯的指標是,去年金融增加值佔GDP比重是13.7%,今年上半年增加至15.2%。
◆8月7日在濟南召開的全省金融工作會議上,省政府進一步細化“金改”路線圖,圈定了普惠金融、地方改革和風險防範三個方向,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山東金融改革的重點。
□ 本報記者 王 爽 楊 鵬 本報通訊員 賈洪斐
降低融資成本
實現“普惠金融”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儘管一年來山東“金改”風起雲湧,但我省在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縣域金融資源利用量偏少,小微、“三農”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還普遍存在等。
全省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實現“普惠金融”,建立能有效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是今後金融改革的一個重點。我省銀行機構要在嚴控風險前提下,發展表外業務、中間業務、新型業務,確保實現小微企業、“三農”貸款“兩個不低於”的目標。同時,要積極向縣域、鎮村和社區延伸,推廣社區銀行、金融超市、金融便利店、“三農”金融服務站等基層服務模式。拓寬抵(質)押物範圍,縮短審批流程、規範降低收費,不斷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探索引入專家評審、保險、擔保等機制,採用智慧財産權、股權質押貸款,貸投聯動、集合信託等模式,加強對“輕資産”的科技型企業的資金供給。
此外,各地市要重視直接融資模式。在推動企業上市、重組的同時,不斷拓展債券融資空間。2011年以來,我省債券融資保持了50%以上的增幅,其中銀行間市場債券融資佔71.4%。有條件的地市可以加大發行費用補償和成本貼息力度,加強與主管部門和仲介機構合作。要加快資産證券化試點步伐,凡是有穩定現金流和預期收益的項目,都可以變資産為資本,實施資産證券化。
地方改革定準基調
解決疑難問題
金改實施一年中,我省新型金融組織發展迅速。如目前我省已設立小額貸款公司400家,新成立民間融資機構473家。與此同時,地方改革的一些疑難問題也逐漸顯現。
據了解,目前各市地發展小貸公司願望十分強烈,但地方實體經濟承載力、金融人力資源支撐力和現有監管能力欠缺卻成為不少地方面臨的現實問題。會議提出,各地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須把握節奏,不可一哄而上,關鍵是提質增效。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放寬小貸公司融資渠道和額度的基礎上,我省下一步將建設小貸公司行業綜合服務平臺,提供資金拆借、調劑餘缺、再貸款等服務,增強其融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012年底啟動的民間融資試點是山東的一次大膽嘗試,促進了民間融資陽光化、規範化,遏制了非法集資活動。我省的目標是,今年年底前實現民間融資機構縣域全覆蓋,明年發展到1000家左右。會議提出,民間融資機構發展的步子很快,下一步,應在鼓勵民間融資機構擴大資本規模,提高規範管理水準的同時,加強資金流向監管,堅決防止“脫實向虛”。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給城商行的未來發展帶來新的挑戰。我省目前有14家城商行,是全國擁有城商行最多的省份。會議提出,城商行應鎖定縣域和本地,積極創新服務産品和盈利模式,走差異化、特色化的路子,不能坐等“吃利差”。此外,近兩年我省個別城商行出現風險事件,下一步城商行改革的重點是引進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建立約束制衡機制,加強對城商行高管人員的管理。
困難企業要區別對待
分類處置
當前已進入金融風險高發期,實體經濟風險逐步向金融領域傳遞。6月末,我省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達到1.57%,比年初提高0.22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平均水準。不過,我省企業保證類貸款佔比達到75%,江蘇、浙江一般在50%左右,企業流動性風險和銀行信用風險易引發連鎖反應。
針對上述情況,會議提出要多方聯手化解企業資金鏈風險。各級政府要摸清本地區金融風險狀況,綜合施策,著力化解重點風險隱患,防止蔓延擴散。
對有關企業要區別對待、分類處置。比如,對於有市場、有技術,暫時資金困難的企業,要積極協調銀行增加或維持授信,及時續貸,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對確實沒有前途的企業,要痛下決心,予以重整或破産;對那些惡意騙貸、逃避銀行債務的企業,交由司法機關依法懲處。銀行機構要放遠眼光,注重培育長期客戶,積極爭取上級支援,及時清銷不良資産。
此外,我省金融監管部門正探索大額授信聯合管理機制,加強銀行間協調配合、資訊共用,及時有效防範處置大企業資金鏈風險。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