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隴南電子商務異軍突起

  • 發佈時間:2014-08-14 05:53:28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州經濟發展亮點】隴南電子商務異軍突起

  本報記者 周者軍

  今年上半年,隴南市農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達到2053元,同比增長14.3%,高於全省平均增速1.3個百分點,增速列全省14個市州第二位。據隴南市城鄉經濟調查隊分析,隴南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電子商務異軍突起,有力助推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截至6月底,隴南市開辦網店4697家,主要銷售花椒、核桃、油橄欖、茶葉等農特産品,實現銷售額1.15億元。

  通過網際網路,隴南農民開始足不出戶做老闆,外銷當地的農産品,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彎道超車” 走不尋常之路

  隴南山大溝深,交通不暢,資訊閉塞,卻被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稱為“寶貝的複雜地帶”,當地不僅地質結構複雜,礦産資源豐富,而且氣候環境多樣,物産種類多。核桃、油橄欖、花椒、中藥材等特色農産品遠近聞名。但由於分佈零散、資訊不暢,銷售是其快速發展的一大制約。

  “能否‘彎道超車’,走出一條不尋常的道路,將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成網路上的近在咫尺,打開山區群眾增收致富之門?”面對時代的發展,群眾有期盼,隴南市黨委政府有思考。(轉3版)

  (接1版)

  去年年底,市裏把電子商務集中突破列為全市經濟社會三大集中突破戰略之首進行部署。在組織領導上,市縣均成立了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在人員和機構上,建立了市、縣兩級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選配了專業人才;在政策支援上,出臺了電子商務集中突破實施意見和獎勵扶持辦法;在資金投入上,市、縣兩級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土地置換、爭取項目等多種渠道籌措發展資金。半年時間,市、縣、鄉三級政府累計投入電商發展資金2000多萬元。

  為穩步推進電子商務發展,解決農産品有量無市、有質無價的突出問題,隴南市借鑒東部地區的成功經驗和成縣先行先試的實踐,確定了自建服務平臺與借力外援合作“兩條腿”走路的電子商務發展思路。通過邀請全國知名電商專家和農業專家到成縣實地考察調研,廣泛聽取當地幹部群眾、農業專合組織、産業大戶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確立了協會、品牌、物流、網店、宣傳“五位一體”跟進的發展路子。市縣區先後多次組團,赴阿里巴巴集團洽談合作,赴江蘇省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等處考察,並借助成縣核桃、武都花椒、徽縣苗木等特色産品産銷對接商貿洽談會,舉辦農産品電子商務論壇、電子商務應用技術、阿里巴巴國內農村電商講習所首期培訓班。市金融、農牧、工信、交通、工商等部門相繼出臺了支援電商發展的具體措施。

  足不出戶,銷特色農産品

  成縣蘇元鄉水壩村,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山裏人生活也不富裕。然而去年以來,隨著電子商務悄然興起,它一躍成為隴南市第一個開通網店的“明星村”。

  村民曹江紅説:“開網店之前,村裏的土雞蛋無人問津,我們費力把自産的土蜂蜜拿到城裏去賣,每公斤12元還得搭上路費,有時候還不一定當天就能賣掉。現在,我們網店的土蜂蜜和土雞蛋最受歡迎,一公斤土蜂蜜能賣30元,省了中間環節,不用出家門就可以實現交易。自家吃不完的蕎面,山裏採的羊肚菌,都能在網上賣個好價錢。”

  曹江紅和村裏的幾位農民聯合成立了一家土特産公司,雇了8個人,主要在網上賣鄉里的土特産。現在他們還可以為整個住宅小區提供土特産品預訂,線下實現“特供”的業務。曹江紅説:“生意很好,已經為兩個住宅小區開始特供了。”

  “目前,僅水壩村就有6個網店,半年來線上銷售6萬多元。全鄉有30多家網店,線上線下銷售28萬元。”蘇元鄉黨委書記劉粉梅説。

  宕昌縣家家戶戶種植中藥材,被譽為“千年藥材之鄉”。因為交通不便,中藥材銷售一直受制于外地市場。自從探索出電子商務這條新型的銷售之路,藥材種植大戶、中藥材合作社紛紛開網店推銷當地道地中藥材,四川新綠色藥業公司從網上了解到宕昌中藥材情況後,與宕昌縣六合中藥材合作社簽訂了600噸的中藥材購銷合同,總價值1400萬元,讓當地農戶真切感受到了電子商務帶來的效益。

  通過電子商務,武都的花椒、西和的麻紙、成縣的核桃、兩當的狼牙蜜等隴南特産成了網上熱銷産品,農民收入明顯增加,隴南貧困山鄉的面貌也悄然發生著改變。

  全民參與,當西部領頭雁

  隴南的特色農産品主要分佈在農村,要實現大規模網上銷售,主要得依靠村幹部、大學生村官、農民和返鄉創業青年。發展電子商務,人才和宣傳是關鍵,為此,市裏組建了“隴南電子商務協會培訓中心”,制定了培訓方案,各縣區選派骨幹人員赴浙江義烏工商學院、福建蘭田世紀之村進行學習培訓。全市選派青年電商講師舉辦電商精英、淘寶店主、扶貧兩後生多層次培訓,目前已培訓農民、大學生村官等1.5萬人次。同時,動員、支援和鼓勵大學生村官、鄉村幹部、農村返鄉青年帶頭,帶動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民、農村致富帶頭人、農村農産品購銷和販運商積極開辦網店。

  電子商務借助的是網路,傳播資訊的渠道越廣,産品的對外知曉率越高,達成交易的機會就越多。隴南市大力開展政務微網志和政務微信平臺建設,在促進政務公開的同時,向外推介隴南風土人情、旅遊觀光、民俗特産等,助推電子商務發展。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資訊互通、聯動互推”的新媒體資訊源和宣傳體系。全市各級領導帶頭,各級各部門、幹部職工和本土電商、專業合作組織、社會各界等通過政務微網志、微信,同步開展農産品網路宣傳發售,引起全國多地、多方關注和參與,微行銷效應逐步擴散。通過新媒體助力,隴南特色農産品在網上實現了熱銷。

  為把隴南打造成西部地區領先的市級特色農産品電子商務核心聚集區,今年以來,隴南市積極整合電子商務公共服務軟、硬體多方資源,採取政府與企業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辦法,全力加快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步伐。

  通過市場化運營方式,隴南市啟動了“隴南電子商務産業孵化園”、“隴南農産品交易中心”、淘寶“特色中國·隴南館”建設。8月8日,淘寶“特色中國·隴南館”上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