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研究生閱讀:既要有“量” 又要保“質”

  • 發佈時間:2014-08-14 02:32:43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閱讀,是讓人終身受益的一個良好習慣。隨著知識學習的越來越專業化發展,相對於中小學生而言,高校的學生們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有了非常大的改變,特別是進入了研究生階段,學生們所需查閱的資料量更大,僅僅是基礎的教材閱讀顯然遠遠不夠學生們研究問題,積累知識。那麼,研究生們都是怎樣讀書的?什麼樣的閱讀方式更有利於研究生們提高學習效率?為此,四川師範大學首席教授蔡方鹿為我們“揭秘”了高校研究生的“閱讀秘籍”。

  蔡方鹿:

  四川師範大學首席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所著《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2007年榮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另一著作《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2010年入選首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12年榮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文獻閱讀很重要

  研究生閱讀量應以“百部”計

  研究生顧名思義,首先是需要熟悉本學科領域的整體研究現狀,掌握學術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並對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展開深入細緻研究;同時,碩士研究生又還不完全具備相關研究能力,需要對本學科基礎知識與方法不斷學習。作為研究生導師,四川師範大學首席教授蔡方鹿很看重學生們的閱讀習慣:“培養研究生獨立思考與研究的能力是研究生培養的本質,除了導師的指導,文獻閱讀是積累知識、增長見識的重要途徑。”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而言課程較少,更多的是強調自主學習。因此,閱讀就成為了研究生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沒有養成自覺、自主閱讀習慣的研究生,很難完成研究生學習任務。蔡方鹿表示,一般而言,研究生要較好地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在讀期間每位學生閱讀量應該在一百至二百部著作。“起步階段應注重閱讀基本理論知識方面的著作,了解相關學科的基本面貌。其次,要針對該學科的某一領域深入了解其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可否有深入研究的價值和必要等。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發現的問題閱讀原典和相關資料,厘清問題的來龍去脈,並積澱材料和方法,才能為自己的研究做好準備工作。”

  讀書要分“五步走”

  廣泛涉獵才能做好學問

  研究生面對的文獻可謂浩如煙海,若毫無章法的閱讀只會事倍功半。蔡方鹿結合自己所教授的專業對學生們閱讀方法進行了點撥,提出“五步讀書法”:第一步,學術大家的代表性著作應該是研究生重點精讀的對象。第二步,古籍類原始文獻中的經典,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等,務必精讀。第三步,學生們得學會對比性閱讀,針對書中不同學者的解讀,探討其之所以形成差異的原因。第四步,在精讀之外,研究生們還得學會泛讀和略讀。“只有廣泛閱讀,融會貫通,掌握該學科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才能由博返約,把握重點,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而第五步,他則建議學生對閱讀中思考的重點問題和心得體會一定做好摘錄或者筆記。“因為相關閱讀材料、原始古籍的整理,是為了提供研究工作的論據而做準備,也有助於思維的串聯和發散。”

  在蔡方鹿看來,大學的導師既要做傳授知識的“經師”,更要做善於育人的“人師”,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範去影響和培養學生。他説,“只有學會做人,才能真正做出大學問。” 記者 陳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