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銀花山銀花到底一樣不一樣?

  • 發佈時間:2014-08-13 15:59:00  來源:中國醫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最近幾年來,兩個一般人並不熟悉的藥材名字多次見諸公共媒體——金銀花和山銀花,關於二者是不是同一藥材的不同來源,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藥材的爭論曠日持久。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平邑縣九間棚村黨支書記、九間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嘉坤再次就金銀花和山銀花的問題提交建議案。本版編發該建議案,並將繼續訪問、約請專家就此問題僅從中藥專業和學術的角度進行探討。真誠希望監管部門、藥典專家,以及植物學、藥學、臨床等各方面的專家和從業者積極投稿,從不同角度發表真知灼見。

  《中國藥典》2005年版、2010年版將“金銀花”與“山銀花”分列為兩種中藥材。但是,自去年以來,一些媒體連續播出了《尷尬的“金銀花”》、《“金銀花”緣何從搶手貨變滯銷品》、《× ×金銀花為何要“逆襲”(計29期)》等新聞節目,把“山銀花”説成“金銀花”。筆者認為,山銀花就是山銀花,金銀花才是金銀花,二者不應混淆。

  二者基源植物不同

  《中國藥典》2010年版中對金銀花的記載如下:“本品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夏初花開放前采收,乾燥”。而同一版的《中國藥典》對山銀花的記載則是“本品為忍冬科植物灰氈毛忍冬(L. macranthoides Hand.-Mazz) 、紅腺忍冬(L hypoglauca Mip.)、華南忍冬(L. confuse DC.)或黃褐毛忍冬(L. fulvoto-mentosa Hsu et S.C.Cheng)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夏初花開放前采收,乾燥”。 由此可見,山銀花與金銀花雖然同為忍冬屬植物,但他們為兩類明顯不同的物種,其中山銀花是四種忍冬的籠統叫法,只有金銀花沒有歧義。

  那麼,歷代本草所提到的金銀花有沒有可能是山銀花呢?南宋《履巉岩本草》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彩色本草圖譜,從金銀花所附彩色圖看,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清代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所載的“忍冬”及其附圖也是這個品種。以上資料顯示,古代醫藥名家和經典文獻所説的金銀花是忍冬,而非山銀花。

  二者藥用成分不同

  《中國藥典》2010年版規定,金銀花乾燥品含綠原酸不得少於1.5%,含木犀草苷不得少於0.050%;山銀花乾燥品含綠原酸不得少於2.0%,含灰氈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續斷皂苷乙的總量不得少於5.0%。可見二者的藥用成分是有較大差異的。

  在2005年版《中國藥典》頒布後,曾有媒體報道稱,國家藥典委員會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金銀花與山銀花分開是“最合理的分家”。該報道還引用該專家的話説:“過去一些多來源的藥材其所含成分差別較大,如民間習稱‘金銀花’的品種有很多,為來源於忍冬科忍冬屬的不同種植物。《中國藥典》1963年版首次收載金銀花時,根據本草考證結果和藥材的道地性,規定供藥用的金銀花只有一種,即忍冬科植物忍冬。1977年版《中國藥典》由於受特定歷史環境的干擾及影響,增收了紅腺忍冬、山銀花和毛花柱忍冬三個植物來源,造成金銀花一味藥材多個來源的局面,但主流商品及公認的道地藥材為忍冬的乾燥花蕾。”(新版藥典7大看點——解讀2005年版《中國藥典》中藥部分,3月2日《中國中醫藥報》)

  該專家還説:“從化學成分研究結果來看,忍冬有效成分以木犀草苷為主,其餘品種木犀草苷含量甚少,主要以綠原酸為主,二者成分差異較大。為保護傳統道地藥材,新版藥典對金銀花藥材來源進行了修訂,將忍冬作為金銀花藥材的惟一來源,其餘品種包括新增的灰氈毛忍冬均併入山銀花項下,與藥材名金銀花分開。”(新版藥典7大看點——解讀2005年版《中國藥典》中藥部分,3月2日《中國中醫藥報》)

  二者藥性相同缺乏依據

  《中國藥典》)2005年版、2010年版將“金銀花”與“山銀花”明確分列為兩種中藥材,但對二者的“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表述卻完全相同,分別為:“甘,寒。歸肺、心、胃經”;“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金銀花、山銀花二者植物基源不同、性狀各異、成分及其含量也存在一定差異,二者的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是否會有所區別呢?對此,在2013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部分醫藥界的人大代表向會議遞交了“關於修改現行《中國藥典》相關內容的議案”。

  2013年6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此議案做了書面答覆,相關內容原文如下:“金銀花為我國常用中藥材,《中國藥典》自1963年版開始收載;山銀花作為法定中藥材名稱,《中國藥典》自2005年版開始收載。《中國藥典》2005年版編制過程中,國家藥典委員會組織專家對金銀花和山銀花的本草考證、藥用歷史及現代藥用物質基礎研究等進行反覆研究論證,認為二者基原不同,性狀各異,成分及其含量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中國藥典》2005年版開始將金銀花和山銀花的標準進行了分別收載;但是金銀花、山銀花的藥用歷史、中醫臨床用藥經驗以及各地用藥習慣形成,其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在臨床應用中並未區別,故《中國藥典》未對其功能主治等項明確區分;而且,因相關研究數據不充分,尤其缺乏傳統中藥材的性味、功能與主治與其基原、現代藥用物質基礎的相關性研究數據,故目前《中國藥典》暫未修訂金銀花、山銀花的功能主治等項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有研究人員依據微量元素含量及不同元素的相對比例,對金銀花、山銀花及其他同屬近緣種忍冬的藥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金銀花藥性寒,與文獻記載一致;山銀花(灰氈毛忍冬、紅腺忍冬、黃褐毛忍冬)及同屬近緣種細氈毛忍冬、淡紅忍冬、皺葉忍冬藥性溫或熱。但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提到,有關金銀花與山銀花的藥性“僅僅依據微量元素的分析結果,尚缺乏其他方面的證據,建議有關專家從臨床和藥理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

  金銀花和山銀花到底有無區別?在藥品、保健品、食品中能否通用?沒有國家權威部門的科學認定是不能輕易定性,也無法輕易定性的。筆者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儘快組織有關專家,對金銀花、山銀花的“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等,從藥理到臨床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對比研究,探求真相,得出結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