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衛“生命線”

  • 發佈時間:2014-08-13 06:59: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地震發生以來,保障災區各級公路暢通一直是抗震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山區道路狹窄,施工機械難以進入,搶通工作環境險、難度大的條件下,地方部門和部隊官兵冒險作業,力保“生命線”持續暢通——

  隨斷隨搶

  本報特派記者 王 晉

  昭巧二級公路是魯甸縣通往巧家縣的生命線,8月12日上午6點半,《經濟日報》記者隨雲南省公路局昭通公路管理總段魯甸公路管理段養路工深入災區,沿線多次修復垮塌地段。43公里的路,修修停停,直到11點45分才抵達垮塌最嚴重的甘家寨。踏著滿地的泥濘,記者深一腳淺一腳與養路工走向施工現場。一邊是雲霧繚繞的高山,一邊是湍急的河流,路邊的巨石、塌方、砸爛的汽車令人觸目驚心。小卡車顛簸在碎石遍佈的道路上,開不了多遠,又一處垮塌出現在前方。養路工馬上下車,佈置瞭望哨,調來相關路段機械手,開來挖掘機、推土機搶通路段。

  “昨天下了一天雨,雨下得兇!我們晚上七點多走時,路還是通的,這些都是新垮塌的。”32歲的魯甸公路管理段綜治辦主任陳坤告訴記者,“甘家寨是災區最大的垮塌處,山體滑坡掩埋了32戶人家。受災後,垮塌的土方高於原來路面十幾米。”陳坤家裏的房屋在地震中開裂,但他一直忙著搶通,只回家看了一眼。

  現場突擊隊裏,42歲的楊玉瓊是唯一的女性。隊員們告訴記者,楊玉瓊是隊伍裏的巾幗英雄,受到過省交通廳的表彰。每次看到垮塌體,楊玉瓊就調度相關機械手來清理,看到個頭不大的石頭,她就自己動手搬開。“養路工人的責任就是保道路暢通。我愛人也是幹這行的,兒子今年剛考上大學,地震後,跑去當志願者搬運物資。”説起兒子,她的臉上有一種滿足,“前幾天,我淩晨3點就出門了,兒子總會叮囑一句,‘媽媽,把安全帽戴上,平安回來!’白天他當志願者,我修路,也不知道他在哪。”

  魯甸公路管理段段長和世武是納西族人,長年在野外工作,皮膚曬得黝黑。他告訴記者,這支隊伍是昭通公路管理總段在災區的三支突擊隊之一,主要負責昭巧二級公路保通。搶險救援隊在魯甸地震搶險保通中共投入人員79人次,共清理土方4.67萬立方米。

  二炮抗震救災部隊某團團長肖權——

  開路先鋒

  本報特派記者 張 忱 通訊員 吳天喜

  8月9日上午,地震重災區巧家縣包谷垴鄉通往紅石岩村的路上,一輛大型救災物資運輸車不慎扎入路邊山體,車尾甩在路中,路堵了!不多時,幾十台救災車輛滯留這條僅6米寬的“生命通道”上。

  “找肖權!”關鍵時刻,第二炮兵抗震救災部隊總指揮李友成迅即下達命令。

  滿身泥漿、滿眼血絲的肖權來了。從4日淩晨到達重災區以來,這位團長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困極了就在指揮車上瞇一會。

  接到命令,肖權的腦神經再次繃緊。查看了現場,肖權心中有數了。“20分鐘內保證搶通!”他指揮挖掘機將山體與車頭之間的空隙拓寬,讓裝載機配合扶正車體,僅僅15分鐘,運輸車輛脫困。過往司機紛紛向肖權伸出大拇指,“不愧是開路先鋒,真牛!”

  地震發生後,塌方山體掩埋了包谷垴鄉通往受災嚴重的紅石岩村的路。從包谷垴到燕麥溝沿線5個村莊,住著3000多戶12000多名百姓。受傷群眾急需運送出來,救災物資急需輸送進去。接到命令後,肖權帶領官兵經過7個半小時的連續奮戰,先後清除塌方體和淤泥1000余立方米,終於在6日中午11時30分左右打通了這條生命線。

  青山村有一處懸崖,當地老百姓稱其為“老虎崖”,位於大山半山腰,一側是萬丈深淵,一側是巨石突兀。肖權帶著官兵研究地形地勢,檢測岩石成分,決定先進行弱爆,根據山體承受度再確定爆炸當量。隨著4聲巨響,道路被拓寬拓高,完全滿足各類大型救援車輛安全通行。等候多時的40多輛物資運輸車,立即將千余噸救災急需物資送了進去。肖權告訴記者,他已把21台挖掘機、裝載機等重型裝備設置在各個險要路段,確保任務區內30多公里道路隨時能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