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冰鮮的就比冰凍的新鮮?

  • 發佈時間:2014-08-13 02:33:34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實習生 羅雅琴 記者 李金

  保鮮櫃裏的牛肉和冰櫃裏的冷凍牛肉,到底哪個更新鮮?可能你會不假思索地把票投給前者。不過昨日超市售貨員的一番話,讓消費者李女士驚呆了,原來超市裏的很多冰鮮海鮮、肉類其實是冰凍海鮮、肉類解凍化鮮的。記者調查採訪了長沙部分超市,發現這種現象很普遍。

  價格

  冰鮮魚物流成本較高,比冰凍魚貴不少

  上週末晚上,在河西一家連鎖超市,不少市民在海鮮區挑選帶魚。記者發現冰鮮帶魚和冰凍帶魚的標價差異大。冰鮮帶魚每斤29.8元,而冰凍小帶魚的價格卻只賣每條1.5元,個頭較大的冰凍帶魚每條也不超過20元。

  昨日,記者又走訪了新一佳、精彩生活超市、華潤萬家等多家超市,發現各大超市的絕大多數冰鮮食品和冰凍食品的價格都存在不小差異。

  為何冰鮮食物和冰凍食物差價大?冰鮮食物和冰凍食物區別在哪?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産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陳舜勝表示,冰凍食品是指在低於-18℃下存儲的食品。在從常溫降到冰點以下的過程中,肉類中的水分會凝結産生冰晶,烹調前化凍的過程也會使細胞部分破損,所以食品的營養成分和風味都會受到一定影響,口感比鮮肉稍遜一籌。而冰鮮食品是指動物在宰殺後短時間內將溫度降到0℃左右,並在運輸和存儲過程都保持在該溫度範圍的産品。這時候的産品處於冰點臨界點,肉質保持柔軟,而低溫又能防止細菌繁殖,口感和營養都最大程度保留了下來,比冰凍産品更鮮美。

  “不過由於冰鮮食品保鮮期較短,要求儘量快速地從生産地運達目的地,距離遠的地方甚至需要空運,所以物流成本較高,自然也就比冰凍食品要貴。”

  “既然是吃到自己肚子裏的東西,當然要選擇新鮮一點的。”在華潤萬家超市購物的王先生毫不猶豫選擇了放在冰鮮展臺上的黃花魚,儘管冰鮮黃花魚的價格高出冰凍黃花魚不少,達到每斤32元,這依然阻擋不了市民們追逐新鮮食品的熱情。

  貓膩

  不少冰鮮食物竟是解凍後化鮮的

  但貴很多的冰鮮帶魚就真的比冰凍帶魚新鮮嗎?其實未必!

  當晚9時半,超市打烊的時間快到了,記者看到冰鮮櫃檯上還有很多魚沒有賣出去。記者自稱顧客想要買魚,在與銷售人員談話的過程中得知,超市往往會把當天銷售不完的冰鮮魚放入冷凍室,防止冰鮮魚變質。他還告訴記者很多冰鮮食品其實並不是新鮮的,大多數都是解凍後化鮮的。

  而且,在另一家大型超市,記者也發現冰鮮的鱸魚和冰凍的鱸魚竟然標價一樣,均為每斤19.8元。對於記者提出的“冰鮮鱸魚是不是從冰凍鱸魚中拿出來的”質疑時,超市售貨員支吾起來,沒能給出解釋。

  除了魚類,記者在超市走訪時,還看到很多雞胸肉、雞中翅、雞爪等放在冰鮮櫃檯上,而這些自稱冰鮮雞附件的食物,很多還沒有完全解凍,摸上去還硬邦邦的。很多雞肉食品還沒有開封,很多都是整包放置在展臺上。“這些自稱冰鮮食品的雞附件怎麼可能是新鮮的,這一看就知道是在工廠加工冰凍後,打包到超市解凍成冰鮮的!”一名顧客如是説。

  記者又走訪了幾個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發現把“冰凍食物”和“冰鮮食物”混作一談的現象很普遍。在東二環的一家生鮮超市,多數冰凍食品被當做冰鮮食品來賣。老闆稱所售的雞腿都是新鮮雞腿,只經過了短時間的冷藏。然而,記者觀察到大量雞腿就被放在一旁的冷凍櫃裏冰凍著。

  營養

  冰凍食品不影響營養成分,但要儘快吃掉

  多數市民認為冰凍食品的口感營養價值不如冰鮮食品。那麼,經過“凍化鮮”的冰鮮肉及海鮮,口感和營養成分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相關專業人士解釋,買來的肉或海鮮,只要沒有明顯的腐敗,經過冰凍和化凍之後,對食物的營養成分影響不大,不過會影響食物的口感和風味,應該儘快吃掉。“在冰凍過程中,肉或海鮮的內部水分形成冰顆粒,食物的組織結構遭機械破壞。解凍後其內部的水分析出,肉的質感就沒有原來的細膩。”

  在不少超市裏,如果冰鮮的肉類賣不掉,一般會及時處理。冰鮮肉的保質期一般為7天左右,但是除去運輸時間,冰鮮肉呆在超市裏的售賣時間往往只有3~5天。步步高超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步步高超市會在每晚對肉類産品進行抽檢,對於合格的産品一般採取低價售賣的方式,對於不合格的産品將不予售賣。

  精彩生活超市的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對於不合格的肉類産品他們一般會將其報廢處理,不會將其留在超市繼續售賣。

  雖然冰凍食品和冰鮮食品的營養價值相差並不大,但是不少市民表示,對於將“冰凍食品”當做“冰鮮食品”售賣的商家感到十分氣憤。有顧客稱:“我買高價冰鮮食品圖的就是個新鮮,要是冰鮮食品都是冰凍食品解凍而成的,我們豈不是花了冤枉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