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主體快速增長産業結構不斷優化

  • 發佈時間:2014-08-12 19:30: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譚謨曉 高敬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已近5個月,降低準入門檻、減少籌建成本、主動簡政放權等帶來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民間創業熱情高漲,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産業結構不斷優化。

  新註冊企業同比猛增投資人認繳出資較為理性

  3月份以來,一系列旨在放寬市場主體準入的措施開始陸續實施,民間創業熱情持續高漲,新增企業數量及註冊資本規模增長強勁。

  統計顯示,3月至6月,新登記註冊內資企業125.74萬戶,同比增長67.77%。其中私營企業120萬戶,同比增長70.14%,註冊資本5.09萬億元,同比增長91.2%。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于法昌介紹,企業數量增長的同時,並沒有大量出現人們之前擔心的註冊登記隨意性問題,畸高畸低出資佔比極小,未出現大額資本隨意填報現象。微小規模企業比重逐步減少,中型規模企業比重逐漸加大。新增企業規模主要集聚在100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規模段,佔新登記註冊企業的90%以上。

  記者在重慶採訪時了解到,改革實施以來,重慶全市未出現申辦“一元公司”“萬億公司”等極端現象,新設立企業註冊資本規模分佈較為合理。

  據重慶市工商局註冊分局局長吳崗介紹,去年,公司註冊資本每戶平均為502萬元,今年改革後這一數據變為524萬元,認繳資本金數據未出現太大變化,也證明了市場主體的理性。

  第三産業持續增長將緩解就業壓力

  在猛增的新企業中,第三産業成為最耀眼的一抹亮色。數據顯示,3月至6月,全國新登記註冊企業在三次産業的數量分別為5.38萬戶、22.77萬戶、98.77萬戶,同比增速分別為72.19%、65.13%、82.52%。

  據吉林省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吉林省新增市場主體中,第三産業佔比達到82.8%,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佔比高達93.1%。市場主體的迅速增加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改革推行4個多月來,至少帶動全省就業人數增加39.7萬,是去年吉林省全年新增就業的69.6%。“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會促進大量的民間資本投向新興産業和新型服務業,這既有利於我國産業結構的轉變,還可以滿足因城鎮化而增加的對服務行業的需求。”北京工商大學副教授陳敦説,“服務業大量增加對就業的促進作用,將有效緩解未來的就業壓力,實現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向經濟持續發展的紅利轉變。”

  “寬進”後“嚴管”需跟上

  在放寬準入的情況下,多數企業註冊資本認繳比較規範,但個別企業出現了增資隨意性大、認繳資本期限不嚴肅等情況,給工商登記工作帶來了困難。

  重慶市工商局江北區分局企業註冊登記科副科長鄧玥向記者介紹,有的公司在認繳資金期限方面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有的認繳10年,還有的甚至認繳60年、100年。但目前法律上對此並沒有明確規定,在“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情況下,辦事人員對此也沒辦法。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趙旭東認為,工商登記制度變革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慫恿資本造假,應從完全的法律強制轉向當事人自治自律與法律強制的結合,從“嚴準入寬監管”轉向“寬準入嚴監管”,從事前防範轉向事中監控和事後的追究懲戒。

  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企業資訊公示暫行條例(草案)》已提出,加快實施企業資訊公示制度,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誠信的市場秩序規範企業,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讓信用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基礎樁”。專家認為,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

  (譚謨曉高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