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産轎車市場份額首度跌破20% 專家:提高可靠性是關鍵

  • 發佈時間:2014-08-12 14:2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8月1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中國品牌汽車到了危急的時刻!”到底出了什麼狀況,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説出這樣一句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自主品牌乘用車、轎車市場份額同比雙雙出現了“十一連降”,分別降到了34.6%和17.7%,這也是自主品牌轎車市場份額,創下了2009年來月度最低水準。

  自主品牌汽車,近20家車企百餘款車型,上半年共銷售轎車136.82萬輛,而眾多外國品牌中,僅德國大眾上半年中國市場銷量就超過180萬輛,百餘款車型銷量竟然抵不上一個大眾。

  自主品牌汽車何以陷入如此困局?值得深刻反思。有人説,國産汽車技術水準低、可靠性差,消費者有顧慮。從深層次來看,自主品牌困局根源還在於我國缺乏健全的汽車産業政策頂層設計,對於自主品牌發展缺乏通盤考慮。但在當前這樣一個危急的時刻,要突破“主場困局”,自主品牌汽車“當自強”。

  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縮減可以用“失血嚴重”來形容:過去11個月中,乘用車市佔率有6個月降幅超過4個百分點。自主品牌汽車到底怎麼了?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謝衛列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自主品牌汽車為何得不到市場青睞,有人説技術水準低、可靠性差是主要原因。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

  謝衛列:這只是客觀原因之一,最主要的還是來自於兩個方面,首先自主品牌基本面由於長期的底薄,所以造成了目前隨著國際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不能大踏步的前進就必然會造成相對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是客觀現實之一。第二,我們的自主品牌目前基礎起點比較低,造成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可靠性相對比較差,這也是當下消費者對自主品牌最大的疑慮。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次整個市場份額低於20%,值得産業界和媒體界共同關注。

  經濟之聲:回首往昔,自主品牌汽車其實也曾經經歷了銷量穩步增長的黃金十年,但是那時候跨國公司還沒有涉足低端市場,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大的,那麼現在這樣的狀況自主品牌汽車該如何突圍呢?

  謝衛列:可能還需要加強兩方面的功底,首先,現在自主品牌失血比較嚴重,現在應該需要迅速加強的就是我們的造血功能,也就是技術品牌或技術平臺的升級。第二個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中國的消費者也需要調整心態,對於自主品牌的心態我們呼籲了多次,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時,我個人認為現在自主品牌的品質上已經跟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在某種意義上講,在入門級到中級之間自主品牌是完全可以跟合資品牌抗衡的,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

  面對市場份額的持續下滑,唱衰自主品牌汽車的聲音不時出現,甚至有觀點認為,中國發展汽車市場並不一定要有自主品牌。這樣的看法要不得。眾所週知,汽車産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産業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拉動大,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現汽車強國夢,從製造業大國轉型為製造業強國,中國必鬚髮展自主品牌汽車。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到底應該如何突圍?《品質汽車》主編張炤虎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近年來,多數企業在研發能力建設和新産品開發上下了很多功夫,但由於缺乏産業基礎研究支撐及産學研、車企間大力合作,技術創新進程緩慢且難有突破。要如何來破解這些難題?

  張炤虎:從2009年開始,我國的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逐年下降,大概每年下降一個點,從30%到27%,今年上半年統計已經低過20%了。這個積累的過程反映出一點,就是我們國家的基礎零部件工業同步研發的能力非常弱。現在的反壟斷大家也看出來,為什麼進口品牌合資品牌零整比這麼弱,就是因為他們的零部件技術優勢非常強,而多年來我們是只重整車,不重視零部件,就是只要麵包,不要麵粉。這種情況下,合資品牌拿出一個新技術,往往是它配套企業同步研發的新技術,而我們國産的零部件的企業,多年來不思進取,導致新技術産出非常少,對於國産自主品牌的支撐不足,還是在亦步亦趨的在追隨合資品牌和國外一些企業,本來品牌價值就不如它們,在這樣一種競爭環境下,我們只能越來越弱勢。

  經濟之聲:對於近期國家發改委開展汽車市場“反壟斷”調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也發佈聲明説,這個調查是嚴格執行《反壟斷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舉措,旨在維護汽車市場秩序,推進汽車市場公平,凈化汽車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外國車企也是開始宣佈降價,遵循反壟斷調查,那麼反壟斷對於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突圍會有多大的作用?

  張炤虎:作用主要還是在零部件,對十二家日本的零部件企業進行了調查,將來可能要處罰,這樣一來我們在購買或者選配優秀零部件方面將打破這種壟斷,有更好的優勢能夠讓自主品牌用較低的採購價格得到更好的零部件來提高自己的品質。但是這只是表面,我們知道對反壟斷只是有形的反壟斷,比如經銷商橫向壟斷,或者上下游的縱向壟斷,但是無形的壟斷我們沒有辦法解決,比如合資品牌的品牌價值,消費者還是覺得合資品牌比自主品牌高,還有合資品牌現在對於中低端的打壓,它依靠的就是自己的技術研發優勢。這種無形壟斷,還是靠我們自己,靠自主品牌企業自己提高研發能力,包括對於配套企業的這種提升才能解決問題,光靠對別人打壓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經濟之聲: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其實説到提升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不得不説的是我們的鄰居南韓。幾十年前,南韓的汽車到處受到歧視,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援和企業的努力下,經過數十年積累,目前南韓汽車不僅打入日本等亞洲市場,在歐美國家也有了不錯的口碑。南韓發展汽車業的經驗我們可不可以借鑒?

  張炤虎:完全能夠借鑒,大約在5、6年前,我們和上汽的專家來分析的時候,説中國自主品牌的溢價大概接近於韓係車。但是現在大家看到了五六年發展之後,我們和韓係車之間的差距不僅沒有大幅度的縮小,反而略微有所拉開,這就證明南韓車在這幾年的發展中,主力放在研發和品質提高上,過去歐美是不認南韓車的,認為南韓車的汽車的價值可能跟摩托車差不多,但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南韓車在歐洲市場,在北美市場都是風聲水起,它依靠的就是研發的提高還有對品質的嚴苛要求。如果自主品牌要想像南韓車學習,在研發上,在品質和可靠性上一定要下足工夫。

  再來看其他觀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認為,目前制約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多個城市限購、限行,外資品牌向經濟型轎車領域延伸等,有一些客觀的市場和競爭因素無法改變,不過自主品牌之間加強合作溝通的努力是可以實現的。自主品牌汽車需要加強合作。造成當前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欠缺技術實力又缺乏合作。

  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汽車特許經營是全球汽車行業通行做法,也是我國汽車産業發展的主要經營模式。他透露,目前國家有關政府部門正結合産業發展階段和行業變化趨勢,組織汽車行業對《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進行修改和完善,以更有效地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中汽協有關人士認為,國家有關部門對汽車市場的監管常態化,為汽車市場有序發展和消費者權益維護提供可持續的環境和公平執法保障;各汽車生産經營企業應端正態度,加強管理、自律,擺脫過多依賴政府審批開展經營管理活動的習慣,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在法律框架內從事市場經營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