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4S店能賣多品牌車了

  • 發佈時間:2014-08-12 07:35:32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袁華明

  本報訊 對汽車銷售行業來説,通行十年的銷售模式或將出現較大改變。國家工商總局日前發佈《關於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自今年10月1日起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停止實施備案工作後,從事汽車品牌銷售的汽車經銷商(含總經銷商),按照工商登記管理相關規定辦理,其營業執照經營範圍統一登記為“汽車銷售”。

  記者在杭州隨機採訪了多家4S店,大多浙江經銷商還處在觀望中,雖然以後可以一家4S店賣多個品牌的汽車,但經銷商認為實際上這麼做的可能不會太多,他們目前最主要的是靜待政策細則儘快出臺。而在4S店看車的消費者,則希望銷售模式的改變能更加方便挑選和購買車輛。

  備案時代,一店一品牌

  俞小姐想選購一輛大眾汽車,當她來到杭州市紹興路上的一家4S店時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車型。銷售人員告訴她,這家是上海大眾的4S店,而俞小姐要的車型是一汽大眾生産的。“因為是不同的廠家,所以我們這裡沒有。”銷售人員對俞小姐如是説。

  和俞小姐一樣,一些購車人雖然也大致清楚不同品牌的車子會在不同的4S店銷售,但對一些容易混淆的品牌常常會搞不清楚。

  “這個就是汽車品牌備案制度造成的,因為不能在同一家4S店經銷不同的汽車牌子,所以也造成一些消費者跑錯店的情況。”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2005年以來,一直實行的就是備案制。

  記者從工商部門獲悉,汽車總經銷商和授權品牌經銷商備案制度是依據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備案的部門是國家工商總局,汽車廠商對經銷商授權後,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備案,工商總局委託屬地的工商部門對經銷商的資質進行核實,對符合要求的才會給予備案。其中有外商投資的汽車經銷商的備案,初審許可權在省一級工商部門,然後才上報給工商總局。

  按照備案制的要求,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委託汽車行業協會,組織專家委員會對申請設立汽車總經銷商、品牌經銷商的申請人的資質條件進行評估,評估意見作為審批、備案的參考。最為關鍵的是,汽車總經銷商、品牌經銷商申請人應當持予以備案文件才能到所在地工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

  根據工商總局最近的通知,8月20日起將不再受理備案申請,對已接收材料中符合條件的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將在9月份最後一批備案名單中公佈。這意味著備案制將停止實施。

  銷售模式影響市場格局

  備案時代“一店一品牌”的汽車銷售模式即將被打破,未來汽車4S店將可以經銷多品牌汽車。

  “在《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新的修訂案沒有出臺之前,此公告最大的意義在於簡政放權,將市場還給市場主體來運作。”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在公開場合表示,停止備案制對汽車産業將帶來利好影響。

  對於進口車經銷商的影響可能是最大的。一直以來,國外進口汽車都是採用品牌授權和總經銷商管理銷售模式的方式銷售汽車,甚至很多國內的汽車品牌總經銷售商都是海外的汽車品牌商投資的,在這種模式下很容易壟斷市場資源,甚至出現非公平競爭的局面。

  一些高檔汽車的銷售商可能並不希望多品牌經營。杭州文一路上一家高檔汽車4S店銷售經理顏梅説,新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並不大,可能對中低端汽車市場的影響會大一些,因為高檔汽車的銷售仍可能會是單品牌運作,而中低端汽車的銷售可能會採用多品牌經營。

  杭州弘浙智慧財産權代理事務所所長藍昌順認為,汽車品牌備案制的政策改變,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作用,真正把市場的交還給市場,也有助於汽車銷售行業更加公平有序地競爭,對於促進汽車銷售市場而言是有利的;而且,有利於汽車品牌的進一步優化整合,讓部分優質品牌能進一步凸顯出來。

  採訪中,不少準備購車的人都覺得選擇餘地可能更大了,選車可以更方便了。

  以杭州為例,雖然在石祥路、紹興路、西溪路、好運路等處集中了一批4S店,但仍有不少4S店分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以後最好有汽車超市,這樣的話,很多品牌放在面前,就可以隨便挑了,不用一家一家去跑。”剛工作不久的小蔣在一家手機銷售店工作,這段時間正在看車。有類似想法的人還有不少,現在的4S店大多在離市中心較遠的地方,購車前的看車對很多人來説顯得非常不便,因此他們希望以後的多品牌4S店能解決這一問題。

  新模式還有待出臺細則

  不少汽車經銷商對新政仍在觀望中,採訪中不少4S店的管理層大多對新政策有所了解,但一線行銷人員中還有不少人對此並不清楚。大多數4S店還在等待具體細則的出臺。

  由於細則尚未出臺,未來汽車廠商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握市場話語權還不清楚。但是從目前銷售的情況來看,廠商的話語權偏大也是市場競爭不合理的原因之一。在現在的銷售模式下,4S店最近幾年的日子並不好過,特別是中低端品牌的4S店不時面臨倒閉的風險,很大的一個原因也在於廠商過於強勢。過去4S店常常在國慶節以後出現大幅優惠的情形,業內人士透露,這是不少4S店慣用的促銷手段,主要是為了“跑量”,因為只有達到一定銷售量之後,廠商才會給予銷售商獎勵,而如果業績連續不佳則有可能被廠商取消授權。

  業界也對新的銷售模式提出了一些疑問,如取消備案制後將可能沒有地域限制,這樣當地的4S店如何保障權益?又如廠商對車源的控制如何規範,真正做到市場化調節?這些疑問都需要出臺細則來回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