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實現“新常態”下的持續穩定發展

  • 發佈時間:2014-08-12 06:07: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國民核算研究院在京發佈《國民核算研究報告(2014)》,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並圍繞《報告》中的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分析。

  據介紹,《國民核算研究報告(2014)》包括18億畝土地紅線、農民工戶籍成本、消費佔GDP比重、勞工荒和産業升級、居民儲蓄的變化趨勢、勞動報酬佔GDP比重、最低工資線和就業、個人所得稅與貧富差距、外貿順差佔比等專題。在談到近年沿海地區出現的勞工荒問題時,《報告》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當地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特別是租房費用大幅上升,外來務工人員不得不要求較高工資。招不到工人的絕大多數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而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利潤空間有限,很難同步增加工資福利。普通工人的工資水準上升速度低於當地生活消費水準上漲速度,對外地農民工吸引力越來越差。隨著內地經濟發展,許多農民工在本地找到了就業機會。從工人技術水準和培訓週期來看,技術工人短缺比一般普通工人更為嚴重。從年齡結構來看,企業對20至30歲之間工人的需求比年長普通工人更強,需要年輕工人的企業更易發生勞工荒。

  在談到消費佔GDP比重的問題時,《報告》提出,要切實提高居民消費水準,應通過稅制改革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減少低收入家庭的財稅負擔,消除居民養老、看病、住房等後顧之憂。只有縮小貧富差距,才能真正增加居民消費。

  與會專家學者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出現了明顯不同於以往的許多特徵,不僅表現為經濟增速的放緩,更表現為增長動力的轉換、經濟結構的再平衡,面臨著複雜的系統轉型,也意味著改革開放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梳理國民經濟核算中的重要經濟數據,對於更好地認識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新趨勢和新變化意義重大。要深入分析數據背後的經濟意義,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在穩增長、調結構中尋找發展平衡點、選準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動權,從而實現“新常態”下長期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楊 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