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價罰單凸顯歐美金融監管分歧

  • 發佈時間:2014-08-12 06:07: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司法部日前對法國巴黎銀行開出鉅額罰單,引發歐洲業界擔憂。

  歐洲方面對美國相關的金融監管舉措提出異議,擔憂美國的處罰標准將會影響歐洲地區銀行業及經濟發展。同時,也有觀點認為,此次處罰將對歐美雙方“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談判産生負面影響。

  美國掄起金融皮鞭 歐洲銀行甘苦自知

  □ 李正信

  法國巴黎銀行被美國司法和金融監管部門罰款近90億美元,無疑是國際金融業內的一件標誌性大事。人們不禁要問,此時此刻美國的金融皮鞭緣何狠狠地抽在巴黎銀行身上?其背後的經濟和政治考慮又包括哪些?國際金融乃至經濟將因此受到何種影響?

  實際上,美司法及金融監管部門數年前就已盯上了巴黎銀行的“違規”行為,最後階段提出上百億美元的罰款,導致美法這一糾紛上升到兩國最高領導人鬥法的程度,直至最後法國被迫在罰單上簽字。

  眾多事例顯示,美國自次貸危機以來就在步步提升對本國及相關國家金融機構的監管及違規處罰力度。《華盛頓郵報》統計的數據表明,此前就有匯豐、渣打、荷蘭銀行等多家歐洲銀行遭到美國懲罰,處罰金額一次比一次高,總計罰金超50億美元。由此看來,巴黎銀行被罰,只是美金融監管機制日趨嚴厲大趨勢中的一個標誌桿。有理由相信,美國的金融監管皮鞭還將一次次抽打在他國銀行身上。僅現階段正在接受美國金融監管部門調查的,就有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和義大利裕信銀行等金融機構。

  儘管巴黎銀行受罰只是美國勒緊其金融監管韁繩的一個趨勢性表現,但此時此刻掄起皮鞭,卻蘊含著經濟及政治的雙重用意。首先,有對俄國際安全戰略博弈的考量。自烏克蘭危機以來,奧巴馬政府因對俄制裁不力,不但屢屢遭到國內共和黨勢力的激烈批評,且在國際上被嘲笑為黔驢技窮,無計可施。為扭轉這一窘勢,美國已不斷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尤其是金融制裁。然而,要讓俄羅斯感到切膚之痛,必須歐美聯合動手,因俄歐經濟關係遠比美俄金融關係深厚。然而,如容忍歐洲銀行為經濟利益與被制裁國“偷偷摸摸”來往,美國的制裁計劃勢必泡湯。有鋻於此,美此時此刻根據法國的要求適度降低了100億美元的罰款要價,但仍輔以苛刻的懲罰措施,如禁止法國巴黎銀行美國分行的美元清算業務一年;兩年內不得充當紐約與倫敦第三方銀行美元清算業務的代理銀行等。毫無疑問,選擇時機狠狠抽在巴黎銀行身上的這一皮鞭,讓諸多國家的銀行不寒而慄,尤其是歐洲銀行,震驚之餘已紛紛開始收緊監控管理。

  顯而易見,美國高執金融監管皮鞭,還有經濟方面的考量。如果容忍巴黎銀行與伊朗等被制裁國私下交易,那麼,眾多西方銀行都會效倣,這不但使對俄金融及能源産業的制裁面臨夭折,且制裁形成的商業利益很快就會被歐洲等其他國家的金融業填補,美國金融及相關行業無疑會失去難以計量的業務空間。由此可能形成的國際競爭劣勢,是美國企業絕對無法接受的。因此,有權威人士認為,美國金融監管機制對巴黎銀行實施重罰,就是要殺一儆百,迫使歐洲金融業與美國同甘苦,共患難。

  從發展趨勢看,美對巴黎銀行的重罰,雖有鞭策歐洲金融業一致對俄的經濟及安全戰略作用,但形成的負面影響也將是深刻而長遠的。

  首先,巴黎銀行雖不至於因此垮臺,但其經營將面臨嚴重困難。而乍暖還寒的法國經濟雖會因此受到一定影響,但不會重回衰退,巴黎銀行失去的業務,立即會被法國其他銀行撿起。有理由相信,巴黎銀行受到罰款對法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有限,對歐洲經濟更不足以構成威脅。

  然而,歐洲乃至國際間的“去美元化”趨勢卻會因此而加速。法國央行行長諾亞曾公開表示,法國企業或將因此停止使用美元結算,用歐元和人民幣直接同中國做生意。實際上,法國早在罰款公佈之前,就積極尋找替代方案以減少未來與美元衝突的損失。如法蘭西銀行6月28日就與中國央行簽署了在巴黎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以加速中法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從長遠看,這一“去美元化”趨勢將有利於國際間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發展。

  這次處罰不但在國際金融業等方面會進一步形成不利於美元的影響,還會因美國動輒鞭打他國金融機構的做法而刺激其他國家對美國的政治反感情緒。英國《金融時報》就質疑,美國將越來越多地利用美元地位和金融法規為其外交和國際戰略目標服務。法國前總統特別顧問蓋諾更是直白地指責説,作為國際貨幣的美元,不能只適用美國法律,更何況美國法律也不是國際法。

  用發展的眼光看,此次重罰巴黎銀行,雖有利於美國整頓國內外金融秩序,但因此而加速的“去美元化”趨勢,加上其刺激起的世人對美元霸權的反感,卻會在政治和經濟層面,都對美國形成深遠的負面戰略影響。

  美監管“大棒”又揮向德意志銀行

  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志遠

  自今年2月美聯儲對外資銀行推出金融監管新規以來,法國巴黎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相繼收到了鉅額罰單。而眼下,美國監管部門的“大棒”正朝德意志銀行揮去。

  日前,美聯儲對德意志銀行在美業務部門提出嚴厲批評。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高級官員在去年12月致函德意志銀行高管表示,德意志銀行部分美國分支機構的業務財報“品質低、不準確、不可靠”,而且問題的範圍和程度需要對財報結構進行全面修改。紐約聯儲在信中稱,這些問題將導致“系統性癱瘓”,並要求德意志銀行對問題採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德意志銀行有可能還需要重新證實部分提交給美聯儲的金融數據。

  而在此前一天,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發佈的一份報告還指出,1998年到2013年期間,德意志銀行和巴克萊銀行幫助美國對衝基金文藝復興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結構化金融産品進行交易,幫助其避稅達68億美元。

  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監管部門可能採取處罰措施,德意志銀行在法蘭克福股市的股價一度下跌2.8%。德意志銀行的發言人對該消息表示,“我們正在努力完善體系和管控,將力爭做到一流水準。改善計劃正在逐步推進,但像其他宏大的項目一樣,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成。”作為強化控制的一部分,德意志銀行已經斥資10億歐元,在全球增加1300人加入合規風控及其技術部門。其中,德意志銀行在美國的合規、風險和技術部門將增加500名僱員。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則不願對此事發表任何評論。

  德國金融界認為,美聯儲的這一舉動“十分具有進攻性”。有分析認為,美國金融監管機構此時向德意志銀行發出“危險信號”,或有更深意味。在馬航MH17航班墜毀慘劇發生之後,歐盟內部就是否擴大對俄制裁的意見一直難以統一。而美國在此時揮舞金融監管大棒,無疑是有其內在意義的,即向德國施加更大的壓力。

  作為德國最大的商業銀行,美國業務約佔德意志銀行全球業務的四分之一。而德意志銀行與美聯儲的關係長期以來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類似的指責與批評也不是第一次。去年,美國監管部門官員就批評德意志銀行在美資本金過低。德意志銀行雖然反駁了這一指責,但還是增加了約80億歐元資金,用於擴展和完善該行美國分支機構。

  美聯儲今年2月對外資銀行實行新規,要求在美營業的大型銀行接受美聯儲監管。對於那些在美資産總額超過500億美元的外資銀行,必須在美國各自子公司之上,再建立一家中間控股公司。這家外資所有的中間控股公司,將享受與美國其他控股公司一樣的資本金、風險管理與流動性要求,並處於美聯儲監管之下。歐洲銀行機構批評,該規定妨礙歐洲銀行參與公平競爭。在華爾街,這一規定還被人們笑稱為“反德意志銀行”規定。

  法國: 銀行受罰或 影響歐美 貿易談判

  本報記者 陳博

  7月初,法國巴黎銀行承認美國司法部的指控,並接受高達89.7億美元的鉅額罰款。消息一經傳出,立刻激起千層浪。在法國,上至總統府愛麗舍宮,下至巴黎拉德芳斯商業區的普通職員,均對美國的這一指控表示出了不滿情緒。法國業界人士認為,這不是一起孤立的商業事件,雖然巴黎銀行的確違反了美國禁令,但事前事後的政治因素及影響都反映出,在後金融危機時代背景下,美國的政治意圖正被其金融監管部門“忠實”地執行。

  法國總統奧朗德展現了一貫的“中庸之道”,在含蓄表達自己的不滿時也不忘安撫國內民眾情緒。奧朗德認為,他尊重來自美國的裁決,儘管該裁決缺乏一定“公正性”。但他同時指出,法美關係及歐美“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不應由此受到影響,他將會盡力利用一切渠道與場合與奧巴馬對此事件可能帶來的後果進行溝通。可能是覺得奧朗德表態還不夠強硬,法國部分媒體的揶揄之意躍然紙上:美國自古有總統不得干預司法程式的傳統,不知奧朗德屆時該如何向奧巴馬牽起話頭。

  奧朗德的內閣成員則較為直白地表達了法國人的憤怒之情。近期,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在接受法國電視2台的採訪時仍對法巴銀行案“耿耿於懷”。他指出,任何錯誤都應該得到懲罰,但美國針對巴黎銀行的罰款金額是“不合理”的。法國財長薩潘擔心,法巴銀行案可能會開啟美國實施重罰的閘門,而受害者則是在美境內開展業務的外國大型銀行。同時他更是表示,美國對巴黎銀行的重罰必將影響到TTIP的談判進程。

  目前,法國國內呼籲法國政府施壓歐盟,推遲甚至取消與美國進行自貿談判的呼聲逐漸高漲。法德雙語的《eurojournalist》網站上,已出現了一篇呼籲反對TTIP的文章。文章認為,巴黎銀行此次需要繳納的罰金數額已經4倍于法國政府在阿爾斯通公司所持有的資金份額,難以想像為什麼一家法國銀行需要向美國繳納如此高昂的罰金:沒有經過司法程式,沒有國際法理可依,沒有事先的任何討論,哪怕連走過場的程式都沒有。文章還稱,美國總是以“世界老闆”自居,歐洲應該在正式加入TTIP協定前好好想清楚,美國將歐盟到底是看成鐵桿盟友,還是一個大的美國商品賣場。

  法國當地媒體指出,此次事件對巴黎銀行乃至整個法國金融業造成的影響都將是深遠的。一方面,在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會議舉行70週年之際,美元雖仍為全球貨幣,但不少國家已經難以承受美元捆綁的政治條件,紛紛積極尋找新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去美元化”苗頭已經顯露無遺。另一方面,法國始終是歐盟內部對於TTIP談判最堅定的“懷疑者”,對於推進談判總是顯得小心翼翼。在近日舉行的TTIP談判中,歐美在金融監管領域的分歧不出意料地成為了談判“絆腳石”。法國《世界報》則為目前的法美關係作出了明確注解:“美國與它的盟友正處在一個政治與經濟分歧界限日趨模糊的時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