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二維碼支付重啟繃緊各方神經 三大陣營都欲搶佔先機

  • 發佈時間:2014-08-11 09:37: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二維碼支付業務是又一個斂財神器,誰先搶佔這個市場,誰就將奪得先機。去年以來,率先開展這一業務的是第三方支付機構,但今年3月14日,央行以“尚存安全隱患”突然叫停了這一業務。市場據此猜測,二維碼支付侵蝕了銀聯的利益,央行既要鼓勵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又要兼顧銀聯的利益,因此暫停了這一業務。又有傳聞稱銀聯也在加速佈局二維碼支付,於是平靜之中暗流涌動,各方都在虎視眈眈緊盯這一市場。近日,郵儲銀行重啟二維碼支付的消息又讓各方暫時放鬆的神經緊繃起來。

  ■起因

  郵儲銀行重啟二維碼支付牽動各方神經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郵儲銀行將於本月在全國範圍正式推出二維碼支付,廣州分行目前已推出話費充值業務。不過郵儲銀行隨後向媒體證實,二維碼支付目前只在郵儲銀行內部試用,尚未面對客戶。這也是央行在今年3月叫停二維碼支付後,銀行官方首次承認對於二維碼支付備戰情況的資訊。

  據了解,二維碼支付的原理是指將商品頁面或是訂單資訊生成二維碼,然後通過手機掃描,就能讀取商品資訊並生成訂單進行支付。在二維碼支付市場上,最先啟動的是在國內佔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最大的支付寶、財付通。

  與第三方支付機構此前推出的二維碼支付不同的是,郵儲銀行的二維碼支付更具安全性。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郵儲銀行的二維碼支付和第三方公司運作的二維碼支付有很大區別,並沒有基於交易背景的消費,對於支付資訊的把控也很嚴格,均在銀行系統內進行封閉管理。在支付環節,包括二維碼的生成以及掃碼的確認、支付,都必須通過郵儲銀行的系統,這就解決了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最大的安全性問題。另外,使用郵儲銀行的二維碼支付,所有商品的二維碼生成都由郵儲銀行進行控制,而且與支付寶、微信可以掃描任何二維碼的方式不同,郵儲銀行的二維碼是其專有的。

  在多位市場人士看來,郵儲銀行內部測試二維碼支付的消息提升了二維碼支付重啟的預期。

  ■回顧

  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業務引發市場爭議

  去年以來,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二維碼在金融消費領域迅猛發展,特別是在今年初,不少打車軟體中,只需通過掃描二維碼便能完成支付,給不少用戶帶來了便利。

  但由於第三方支付機構安全性存疑,央行在今年3月14日下發緊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暫停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

  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表示,央行叫停二維碼支付原因主要是源於對風險的擔憂,畢竟移動支付甚至是其他更多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在技術、風險控制、安全等方面沒能符合監管層標準,在運作中的確也有支付機構出現了問題。而對有問題的機構就需要切斷風險源頭,否則支付業務會出現洗錢、犯罪等嚴重問題。

  目前二維碼支付的確存在一些風險隱患。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二維碼支付安全性屏障不夠,網銀支付一般在支付密碼之外要求客戶輸入短信驗證碼作為輔助驗證,而二維碼支付只需輸入支付密碼就能完成。如果智慧手機感染病毒或木馬,支付賬號和支付密碼極有可能被洩露,二維碼資訊也可能被篡改,導致收款賬戶和支付金額被修改”。

  也有分析人士稱,央行叫停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二維碼支付是因為動了銀聯以及銀行的“奶酪”。作為銀聯來説,第三方機構直接通過二維碼來進行支付,跳過了銀連線構和銀行,原有發卡銀行、收單機構、銀聯的7:2:1費率分成機制也被打破。

  對於這一看法,黃震則表示,央行不是為了所謂銀聯和銀行的利益而出臺、醞釀新政策。作為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央行更多考慮的是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及防範金融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

  ■現狀

  三大陣營邊觀望邊暗戰都欲搶佔先機

  雖然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二維碼市場競爭得熱火朝天,但銀行也不甘示弱。中信銀行在去年也推出了異度支付産品,其中包含了二維碼支付、NFC支付、全網跨行收單等子産品。其中,二維碼支付作為重點産品,能隨時隨地完成支付操作,帶來了快速、便捷的體驗。

  除了郵儲銀行以及中信銀行外,多家銀行也在悄然佈局二維碼支付,包括工行、農行、民生銀行等多家手機銀行App裏已經嵌入了二維碼功能。不過,由於二維碼支付政策尚未明確,因此各家銀行都不願意對這些服務做過多宣傳。

  銀行的二維碼支付流程大致是通過付款方在手機銀行生成一個付款二維碼,包含付款賬號和付款金額賬戶資訊,銀行幫助凍結付款金額,收款方掃描這個二維碼,銀行系統自動將付款金額轉入收款方的收款賬戶,這是付款二維碼。

  相比銀行的大膽測試,第三方支付機構在被央行叫停之後變得更為謹慎,快錢副總裁顧卿華表示,目前快錢並沒有做二維碼支付産品。二維碼支付相當於線上線下打通了,但是中間還會存在安全問題,所以導致了央行的叫停。二維碼支付需要龐大的個人用戶量,必須有相應的應用才行,是比較針對個人端的運營,但快錢針對機構用戶更多一些。

  某第三方支付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央行叫停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二維碼支付後,二維碼支付的準備工作都在暗中進行,也只有在監管層有所表態後,競爭才會快速集中爆發。

  銀聯在上個月也被媒體曝出已自行佈局二維碼支付。據悉,二維碼支付系統已經開發完成,目前正與銀行商討合作推廣事宜。據媒體報道,銀聯的二維碼支付系統方案包括兩部分,一是線上和櫥窗掃碼支付,二是線下掃碼支付;後者則依附於銀聯原有的線下收單佈局體系,以掃碼代替刷卡環節。銀聯的線下二維碼支付與支付寶、財付通的掃碼流程正好相反,即消費者在移動終端生成銀行卡資訊的二維碼,商家進行掃碼後完成資金資訊傳遞並支付。

  銀聯模式的二維碼支付與支付寶、財付通模式的最大區別在於,其本質還是線下支付,只是用“掃碼”取代了“刷卡”流程,是一種自然的技術升級。

  梢鑰隙ǖ氖牽無論銀行、銀聯還是第三方支付機構,都是看中了二維碼支付未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都想搶先進入這個市場。

  ■觀點

  專家:銀行率先重啟可能性大看央行態度

  儘管央行還未出臺關於二維碼支付的監管條例,到底是銀行、銀聯還是第三方支付機構搶跑二維碼支付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未來,監管層是通過發牌照還是通過以監管細則的形式放開二維碼支付值得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若通過監管細則的方式來進行審批,銀行的優勢則更強烈一些。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由於二維碼支付效率更高,不能一直暫停二維碼支付,未來肯定會重新啟動,啟動之後也會有一些比較細的管理辦法,比如對於一些風險隱患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衡量標準,有了這些細則之後才可能逐漸放開二維碼支付。在這三類機構中,銀行最先獲批的可能性相對更高一些,在大眾眼中銀行的支付領域安全性程度更高,這也跟銀行的經營風格有關係。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是以發牌照的形式來啟動二維碼支付,銀聯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誰先得到放行,央行的態度很重要。

  郭田勇則認為,為了二維碼支付專門發個牌照的必要性還需要論證,關鍵是充分保證支付的充分安全性,對於風險隱患有一定的充分措施來進行風險防範,只有保證安全,才可以考慮放開一些機構來運作二維碼支付。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未來是否放開二維碼支付,除了各個機構的二維碼支付技術方面過關外,還要看央行的態度,從謹慎的角度看,央行不會貿然重啟二維碼支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