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引江濟漢”工程提前通水 應對漢江中下游旱情

  • 發佈時間:2014-08-11 08: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鄭明橋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8日,歷時4年耗資80億元的我國現代運河——引江(長江)濟漢(漢江)工程正式通水,比原定於9月26日的通水時間提前了51天。漢江中下游600多萬畝農田受益。

  “引江濟漢”工程是南水北調補償工程之一,年平均輸水37億立方米。設計單位長江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總工程師許明祥説,經過4年多建設,主體工程全部完工,水下隱蔽工程已完成驗收,單元工程也已經驗收,這是工程實現提前應急通水抗旱的先決條件。

  今年以來,漢江上游來水較歷史平均值減少八成,受此影響,漢江下游潛江、仙桃等地出現嚴重的旱情,沿線多地農作物大面積受災,仙桃東荊河幾近斷流,荊門漳河水庫處於死水位之下。

  提前啟用引江濟漢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應對漢江中下游嚴重旱情的重大決策。長江水調入漢江後,將使漢江中下游7個市(區)受益,緩解600多萬畝農田的抗旱用水。“引江濟漢”工程通水,可形成100至150立方米/秒流量。在“引江濟漢”工程荊江防洪閘門,遠遠就能聽到從閘室底部傳來隆隆轟響,只見清澈的江水從閘門奔涌而出,流向“引江濟漢”渠道。

  據當地水利部門負責人介紹,該省今夏旱情之所以嚴峻,主要是今年以來全省降雨偏少。荊門、鐘祥、隨州、廣水、襄陽、遠安、仙桃等14個市縣,降水量居歷史同期倒數前3位。特別是降雨集中時段的梅雨期,降雨同比少三成,14個市州少三至五成,老旱區的襄陽襄州、棗陽、隨州隨縣3縣市梅雨量僅59毫米、85毫米、95毫米,同比偏少五至七成。

  蓄水來水不足是旱情加重的另一個原因。進入第五個乾旱年份的襄陽、隨州、孝感、荊門4市蓄水量同比仍少三至五成,其中棗陽市當前蓄水量僅佔正常蓄水量的10%。荊門溫峽口、隨州天河口2座大型水庫,省直漳河水庫、隨州吳山、封江口、孝感徐家河4座大型水庫接近死水位,棗陽油房灣、京山八字門、余家河、大悟界牌4座中型水庫和1015座小型水庫低於死水位,252座小型水庫、8.2萬多口塘堰乾涸。

  “引江濟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首次人工連通長江和漢江,全長67.23公里,總投資80億元。該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向漢江興隆以下河段補充因南水北調中線調水而減少的水量,改善該河段的生態、灌溉、供水和航運條件,解決東荊河灌區的灌溉水源,其自身還兼有航運、泄洪和旅遊等功能,並促進湖北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修復和改善漢江中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

  2009年11月底“引江濟漢”工程動工,4年後,這條現代運河終於連通兩江,為湖北增添了一條千噸級船舶的“黃金水道”。

  在全長67.23公里的“引江濟漢”運河之上,共建設了55座橋梁(公路橋梁54座,鐵路橋梁1座),平均1.2公里就有一座。

  據了解,在55座大橋中,設計代表船型為1000噸級貨船,過河交叉建築物凈空尺度按照不低於8.5米×60米標準建造,其中漢宜高速公路橋寬24.5米,特大橋主跨就達到了108米,該橋是運河上的最大橋梁。在運河沿途還建有紀南、後港、鄧洲3處迴旋水域,節制閘1座,以及停靠船舶的小碼頭,便於貨船通航。(經濟日報記者 鄭明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