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博物館:做一粒親切的種子

  • 發佈時間:2014-08-10 07:2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儘管免票為博物館帶來了數量龐大的人流量,但博物館依然需要吸引更多的眼球,因為博物館還要把吸引來的觀眾留住並變為常客,才能真正培養公眾的“博物館情結”,發揮好博物館應盡的社會教育義務

  8月1日,故宮博物院召開新聞發佈會,推介了面向中小學生開設的暑假知識課堂。“活動好,但人太多。”已是第三次帶孩子參加故宮活動的家長説。進入暑期以來,故宮的日均接待量已超過7.7萬人次。

  而對於駱棟和集結了他20年心血的“裕昌號明清傢具收藏館”來説,因門票收入過少已難以為繼,如何盡可能多地吸引觀眾,是擺在他面前的最大挑戰。

  去年,全國的4166家博物館接待觀眾近6億人次,其中包括2500個實行了免費開放的博物館。隊伍變得龐大、經營者身份更為多元、觀眾愈加成熟,這是高速發展的中國博物館業的現狀。伴隨免費開放的進程,能否也在受眾細分、展品豐富、服務深度上多下功夫?

  人氣哪兒來

  面積大或小,屬性公或私,題材新或舊,其實都不能決定博物館的受歡迎程度

  6月底,中國地質大學客座教授姜迪寧帶著一支團隊參觀了中國消防博物館。這一聲光電相結合的互動項目,無疑是整座消防博物館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團隊遊客是這座博物館的參觀主體。截至7月31日中午11點,中國消防博物館的網路預約系統顯示,個人預約人數連續四天都不超過10個,與可預約的1000人總量形成了鮮明對比。

  “其實,完全可以通過講座、專業研討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公眾對它的關注度。”姜迪寧建議,讓學生作為志願者和解説員加盟消防博物館,以加強它與觀眾的互動。

  在江蘇揚州,中國剪紙博物館委身在一座建築的二層,雖然小,但精緻親切;作為揚州雙博館組成部分的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投入大、資料文獻多,卻總讓人覺得有些距離感。

  在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和雲錦博物館有著相近的主題,但前者重“史”,後者推“實”,互相補充,都有看頭。

  公立民辦、大小不一、題材迥異的博物館們,都希望吸引更多觀眾、影響更多觀眾。可究竟什麼才是博物館吸引觀眾的看點和賣點?

  先進的傳播手段、新穎的展示方式,在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所長助理王美詩看來,都沒有一個“活”字來得重要。

  她所在的民族民俗研究所承擔了南京博物院非遺館的相關工作,通過立體展示和活態傳承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整個非遺館不設講解員,現場擺擂臺的傳承人們,在互動中收穫了觀眾最大的熱情。

  在3個類型的常年展示中,表演類和手工技藝類採取常設展臺、輪換項目的形式,通過靈活參考觀眾的反應,來最大程度地激發參觀者的興趣。受歡迎的節目保留時間就長一些,現場效果一般的就把展示時間縮短一些。民俗類則對應了民間的傳統節日,今年的“七夕節”,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與反映牛郎織女故事元素的剪紙同時上演。

  “我每次參觀其他地方的非遺館,會覺得東西比我們多,展館比我們漂亮,但是人氣不夠。”王美詩説,本就生龍活虎的民間藝術不應變成僅存于博物館的文化見證,只有走近每一個觀眾的心裏,才能算是真正實現了“活態傳承”。

  很多時候,博物館就像一粒種子,給它土壤,承載和容納了無限可能的種子就可能長成一片獨特的風景,人們被吸引到這裡觀賞風景,又讓這些景致長留心間。手段靈活,內容鮮活,對其他類型的博物館也一樣適用。在南韓濟州島,泰迪熊博物館是當地旅遊業的一大賣點;在已擁有足夠看點的比利時水城布魯日,薯條博物館、鑽石博物館、巧克力博物館依然是旅遊加分項。

  不變則不通

  走出去、迎進來,客源是博物館大門常開的保障

  “不向公眾開放,充其量就是私人收藏館,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博物館。”裕昌號明清傢具收藏館館長駱棟説,這座集結了他20年心血的博物館是他的夢想。

  1994年開始,他立足紹興開始了與越中地區婚嫁文化有關的收藏,花費600多萬元收集了1萬多件藏品。現在,這批體現越鄉精美雕工與刺繡的展品價值已逾4000萬元,館裏每年開銷20多萬元,單純依靠門票收入根本難以為繼。

  今年,“窮則思變”的駱棟投入100多萬元,試圖把“躲在深山人未識”的博物館打造成一個3A級景區。

  “博物館需要吸引更多的眼球。”駱棟説,“自願來的觀眾不夠多,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大家在參觀景區的同時來博物館看看。”在他的設想中,配套的餐飲、住宿、園林都會體現出越文化,與核心景點博物館一起,共同組成一道誘人的文化大餐。

  與駱棟選擇“迎進”客人不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吳元新選擇了“走出去”。

  免費開放的藍印花布博物館每年增加100多件館藏,每年出一本相關書籍。2013年,博物館迎來了6萬人次的觀眾。“2萬元的講解表演費與全年100萬元的開支相比只是杯水車薪。”吳元新説。

  去年,吳元新參加了5次國內展會和2次國際展會。在藏品和製作技藝的展示中,一座流動的藍印花布博物館誕生了,不少人因此慕名來到南通,就為了看看藍印花布的大本營,買一件純手工製作的旗袍。光是利用老技術、開發新産品這一項,每年就能給館裏帶來200萬元的銷售收入,實實在在地補貼了博物館的運營。

  在我國,官方和民間共同構成了博物館成長期的驅動力量。“幾年前做規劃的時候,從未想過會有這樣的發展速度。”潘守永説,他預計,2020年至2025年,我國的博物館總數將達到8000個。撐起總量的除了文博系統的公立博物館以外,還有大量的行業和民辦博物館。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呂建中帶來一份提案:為民辦博物館正名。

  “民辦博物館在保護和傳承文化方面的功能與國有博物館一致,但受到的待遇卻不同。”呂建中説,民辦博物館作為民間收藏的巨大力量,有些藏品的唯一性,連許多公立博物館都無法企及。全國的民辦博物館在2012年底已有647家,有30%處於入不敷出的境地,資金有85.4%來自舉辦者自身的收入。

  專家認為,支撐民辦博物館大門敞開,需要儘快出臺《博物館法》或《博物館條例》,解決民辦博物館的平等地位和待遇問題,改變它們自籌資金保護文化遺産、不能享受稅收減免、難以得到財政補貼的現狀。

  與此同時,公立博物館也被專家認為應該增加“開源”渠道。

  吉林大學博物館學系教授史吉祥説,“文化創意産品本應成為博物館造血機能的保障,但在我國普遍做得不夠好。只有打開思路,將紀念性與實用性結合起來,文化創意産品才能真正成為博物館開源的渠道。”

  深植好情懷

  面對越來越成熟的觀眾,博物館要做的不僅是吸引,還要培育全社會的博物館情結

  不久前,作家郭城在自己的微網志發了條帖子:“出門旅行一定不要忘記去當地的博物館轉轉,不管是文物古董還是現代藝術,基本都會把這座城市的歷史與傳承囊括在內。看不懂也沒關係,看多了就懂了,這樣知識一點點積累,見識一步步擴展。”

  這條微網志迅速迎來了100多條評論與300多次轉發。有人説,了解一座城市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先去當地的博物館。也有人遺憾,自己沒有參觀博物館的習慣。

  假如人們能把參觀博物館當作一種習慣與情愫,逛博物館就變得簡單而有趣了。

  這幾年,國內學術界逐漸把觀眾作為博物館研究的重要考量因素。2008年啟動的免費開放公立博物館政策,讓博物館的散客數量陡增,不同博物館都擁有了相對穩定的觀眾群體。去年,我國接待人數超過百萬人次的博物館已有50多家。

  “博物館已不缺觀眾。面對越來越成熟的觀眾群體,博物館要做的不僅是吸引,而且要把吸引來的觀眾服務好。”潘守永説,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問題:博物館是否做過展廳的壓力評估?博物館能否從單純提供社會教育功能轉向探索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在硬體環境普遍提升的同時,軟環境建設能否跟上?

  “從不來到願來、再到經常來、再到會員、最後到捐助人,在歐美,博物館觀眾身份的變化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鏈條。”潘守永説,只有全社會的共同培育,才能形成這樣的鏈條。

  而吉林大學博物館學系教授史吉祥則強調,博物館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公共服務水準上。“目前,大型博物館已經能通過一批批高品質的展覽加強與觀眾的聯繫,而普通的中小型博物館還需要思考如何吸引當地居民走進來,並且使這一行為常態化。”史吉祥説。

  他分析道,這樣的努力需要館內館外同時進行,迎合與提高兩不誤。不僅博物館舉辦的展覽要研究觀眾的潛在需求、合乎當地居民的口味與需要、避免人們覺得“沒意思、看不懂、缺少親切感”,又要從小開始培養人們參觀博物館的意識。

  “情結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史吉祥強調。

  這種培養的序幕已拉開。

  今年夏天,蘇州戲曲博物館推出了崑曲、評彈少兒專場講座,為孩子們設計了有趣的互動和體驗環節。而故宮博物院則在7月26日首次把知識課堂帶到了北京之外,在秦皇島為孩子們舉辦了一場“朝珠DIY”活動。由於反響熱烈,一個月後,故宮工作人員再赴秦皇島教孩子們“串朝珠”。早在一年多前,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就在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向孩子們推介故宮,增強了邊遠地區的孩子們對民族文化遺産“故宮”的認知。(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瑩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