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戈壁崛起新城鎮

  • 發佈時間:2014-08-09 05:52:4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紅磚房外的一架“無核白”葡萄已果實纍纍,乃買提·玉素甫卻要和自家這棵27歲的老葡萄樹揮手作別了。去年他已經買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樓房,“過了秋天再買一套大的,至少得100多平方米,到時候兒子結婚用一套,自己住一套。”

  乃買提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柳樹泉農場農七連的職工,這個距離哈密市一小時車程的偏僻團場,目前已建成了1600多套保障性住房,5300余人聚集到小城鎮。結合中央部署要求,城鎮化居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轉型升級的“新三化建設”之首,茫茫戈壁上一座座現代化新城鎮已成為兵團的“新名片”。

  新城鎮絕不止于蓋新樓。兵團十三師黨委書記、政委黃志剛坦言:“樓好建,關鍵是怎麼讓老百姓搬得進、住得起、過得好。”

  所謂“搬得進”,就是要著眼細節,解決問題。一天一元,十三師火箭農場農三連職工餘新成的困難迎刃而解。他家裏種了40多畝棉花,“搬進樓房,最不好處理的就是大型農機具,於是農場在紅棗採摘園旁建好了有專人看管的作業點,一年花360元就可以租一間20多平方米的庫房。”余新成心裏的疙瘩解了,高高興興地“上樓”了。

  “搬得進”之後是“住得起”。乃買提買大房子的“底氣”來自農業結構調整。為了積極引導大田勞動力向設施農業、林果業、畜牧業轉移,2012年,柳樹泉農場投資6000萬元建起了可調節蓄水1100萬立方米的沙棗泉水源匯流工程。用水不發愁,乃買提多種了10畝葡萄,葡萄今年開始挂果,“一畝增收一萬元沒問題。”

  對離哈密市區更近的火箭農場來説,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都市産業則從新城區一開始規劃,就被視為建立多形式多層次多元增收模式的“竅門”。一方面,團場每拆除一套舊房,就置換一套住宅、一套門面房,推動職工群眾向第三産業轉型。團場近3年累計提供小額貼息貸款3500萬元,扶持650戶從事餐飲、批發零售等服務業。另一方面,團場還打造汽貿、建材等都市産業園,去年先後引進46家企業入駐,新增就業4000多人。

  搬得進、住得起、過得好,讓新城鎮不會成為“空城”,但兵團的城鎮化建設,更要和地方城鎮聚合發展,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才能不做“孤城”。這就像火箭農場黨委書記、政委趙來疆介紹的,“我們和哈密市‘規劃一盤棋’,搞差異化競爭,不搞重復建設,哈密市興建大型商業區,我們就搞小商品批發區、物流配套區。”

  “星羅棋佈的兵團新城鎮,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拴心留人’。”黃志剛很有感觸地説,“去年師裏來了37個大學生志願者,一年過去了,有25個都表示要留在哈密。引鳳先築巢,城鎮化讓生活變好了,收入增加了,機會變多了,高水準的人才願意留在這裡,為新疆建設出力。”

  十三師的新城鎮建設實踐,只是兵團城鎮化建設內涵式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去年底,兵團城鎮化率已達62%,到明年將形成以10個城市及10個墾區中心城鎮為骨幹的城鎮體系。從“屯墾戍邊”到“建城戍邊”,這一串串綠洲明珠,將成為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以及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示範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