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望京停車亂象:無人監管大馬路成停車場

  • 發佈時間:2014-08-08 15:19: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張驍 文並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多位住在望京的市民反映望京地區車主隨意在主路上停車,缺乏監管。記者沿覆蓋該地區近8公里的範圍進行調查,試圖勾勒望京繁華地帶亂停車的整體面貌。

  調查

  居民區附近車佔路 寫字樓附近沒有車

  地點1:望京上京新航線小區附近

  “看看望京讓人叫絕的非法停車吧!停在人行道,讓別人無路可走;停在十字路口馬路中間,別人都給我繞去吧;停在禁止停車標牌下,我毫無懼色……”市民裴女士向本報反映停車亂象時使用的語言很活潑,但配發的照片卻讓人看了皺眉:一輛龐大的SUV車停在人行道上,另一輛車軋著半截盲道;一輛奧迪和一輛吉普車尾對尾停放在十字路口正中央;還有一輛寶來就停在“醫院門前、禁止停車”的警示牌下。

  這樣的畫面,記者于昨日在望京北路上的上京新航線小區北門附近一一得到印證。下午四點左右,近百輛機動車佔據小區門口主路最右側車道,車主們基本都不在車上。而且這些車輛停放隨意,有的沿路停放,也有的斜著停放,更有車輛各佔半條馬路,露出一截車身。路邊每隔一段就有“違法停車、拍照處罰”的警示牌,可不少車就停在警示牌下方。

  記者注意到,547路、運通110路公交車的利澤西園小區站已經被亂停車輛佔滿,公交車無法進站,乘客只能在路中央上下車。同時,附近兩個紅綠燈間隔較遠, 不少人嫌繞道直接橫穿馬路,但佔道車輛遮住了他們的視線,橫穿馬路很容易和其他車輛碰上。

  地點2:望京北路、望京東路、宏昌路、望京西路周邊小區

  記者估算了一下,望京北路長約2.5公里,其右側主路上車輛幾乎停了有1公里。而裴女士指明的上京新航線附近亂象,也只是一個“點”而已。晚六點是市民回家的高峰時間。為探明周邊路段違章停車狀況,記者以望京北路為起點,沿望京東路、宏昌路、望京西路擬定了一個調查範圍,結果顯示,這個約8公里長的調查帶內,只要周邊有大型小區,就必有佔主路停車的行為。

  這個約8公里長的調查帶囊括不少望京地區繁華地段,包含有幾十個小區。記者注意到,儘管小區周邊馬路寬窄不一,但均存在佔道行為,主路寬的,車輛直接將公交車站遮擋。主路窄的,車主們會“自覺”給公交站騰出空間。記者注意到,這些小區周邊的輔路有正規收費停車場,但並沒有停滿,更多車輛選擇停放在主路,其中也不乏高檔轎車。多位收費員證實,小區居民最愛放在主路上。

  地點3:望京科技園、銳創國際中心、摩托羅拉大廈南側

  在望京北路東段,望京東路附近,是一些大公司的辦公地。記者走訪發現,只要在大公司周邊,幾乎就沒有佔道轎車、只有在此“趴活”的黑車和計程車。且大公司附近的輔路基本都是免費停車,但即便如此輔路也停不滿。附近職員透露,大公司內部的停車場就已經夠用,職工沒必要停在主路。而且下班後,車主們都紛紛回家,不存在徹夜停車的問題。

  探因

  小區車位供不應求

  為何小區周邊亂停車如此嚴重?除人口密集外,小區停車位不夠用也是一大病因。上京新航線北門值班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小區有2000余戶,但地下車庫數量也只有2000余個。現在很多業主家中有兩輛車、甚至三輛車,小區內車位根本不夠用,同時考慮治安問題,小區路面上不允許停車,車主停在路面,第一次進行警告,第二次就要罰款。記者問及多餘車輛何處停放,他解釋,在小區內,多數做法是向暫不住在小區居住的業主租賃已購車位,每月約500元左右,還有就是停在小區外。這一點得到小區外輔路停車收費人員確認,他表示輔路上大部分都是小區內的業主,他們一般選擇包月,價格在270元左右。他還透露,平時收費時,停兩個小時以上才收費,費用為一小時10元。“其實停三個小時10元,停一宿也是10元。”但不少車主不買賬,因為停在主路上,可以“一分錢都不用交。”

  和執法人員躲貓貓

  晚上9時,不少車主已經將車停在小區西門主路上。記者向一位女車主詢問,為何將車停在主路。她表示一會兒就走,而且“貼條的已經下班了,都能停。”這位女士透露,她平時住在順義,偶爾回城裏看兒子和兒媳,可車位只有一個。“他們自己還不夠用呢。”該女士稱,兒子之前摸出了一條規律:“要想停在主路上,必須在每天早上10點以後,要是早于10點就花錢停輔路,否則容易被貼條。要是晚上9點以後來,家門口這條主路幾乎全部停滿,就需要再找其他道路停。”有了這條規律,該女士一般下午四五點過來,從沒被貼過條。

  追訪

  監控電子眼不管用

  據媒體報道,自2010年8月起,望京開始試行電子眼監控違章停車。集中在商業和住宅密集區安裝了8處電子眼。當時報道中稱,安裝的探頭將24小時運作,拍攝距離為50米,每組三個,可輻射在周邊七八十米的距離,最大特點是可以自動識別號牌。

  然而記者走訪時發現,實際效果並不是完全達標。晚9點半左右,依據當時新聞配發的新裝探頭分佈圖,記者在南湖北路與湖光北街交叉口的旺角購物廣場西側找到一套電子眼。周邊立有多個禁止停車警示牌,但不少車輛已經停在最右側主路上。附近的停車收費員介紹,白天時電子眼監控力度很大,經常違章停車被拍下。但在傍晚、夜間很少聽説過被拍下來的。

  在記者探訪的“重災區”——上京新航線北門西側,有一台不工作的電子眼。輔路收費員告訴記者,這個電子眼是用來拍違章停車的,但現在還沒通電。收費員説,可能因為這條路之前從新鋪了一遍,還沒來得及。

  執法者很少來處罰

  在電子眼部分工作的狀態下,想見到來現場執法者並不容易。在望京北路和廣順北大街交會處的望京華彩商業中心北側,輔路停車收費員張師傅介紹,20天裏,他就看見過一次對違規在主路停車貼條的,當時有三個身穿“協管”衣服的人貼條,讓他覺得違章停車可以得到遏制。後來張師傅問執法人員什麼時候再來,他們卻表示要兩三天以後。而上京新航線附近的收費員則告訴記者,在望京北路上,執法人員偶爾會來,但喜歡在相對涼爽的早上。“那時候罰不了幾個。”實習記者張驍 文並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