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從改善性住房需求角度看樓市並不"悲觀"

  • 發佈時間:2014-08-08 07:26: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志剛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整個社會消費正在加速從生存型消費轉向享受型消費、發展型消費,步入加快升級的新階段。如果措施得當,消費升級會從供給方面對擴大消費形成巨大拉動,加快釋放城鄉居民的消費潛力。各地穩增長、調結構,應該把消費升級的力量考慮進去

  消費觀念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最近,北京市海澱區一家以少兒百科知識、科學實驗為特色課程的短期暑期託管班,受到熱捧,儘管每天的託管費高達500元,但不少家長仍趨之若鶩。要是在前幾年,這種場景是不敢想像的,不會有多少人願意花如此高的價錢去上個託管班。

  其實,現在人們不僅在教育消費上舍得下“本錢”,資訊消費、休閒旅遊、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上的投入也大幅上漲,“吃吃喝喝”所佔比例越來越小,整個社會消費正在加速從生存型消費轉向享受型消費、發展型消費,步入加快升級的新階段。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2.4%,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增長11.7%,而通訊器材卻增長了33.9%。另據統計,在過去3年時間裏,我國資訊消費規模翻了一番,年均複合增長率近30%。最近,電影市場也傳來捷訊,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接近140億元,而2002年全年票房不到10億元。有報道稱,一些家庭主婦的“隨手記”賬本顯示,在日常生活開支中,學習進修和兒童教育的支出大致佔了近4成,贍養老人佔1成以上,家庭休閒佔1成以上,而吃喝開支不足8%。即使在吃喝上,也有明顯分化,消費者對優質、安全、多樣性食品方面的需求強勁,這直接導致進口食品出現“價很高仍受寵”的現象。據商務部研究院數據,近5年來,我國食品凈進口規模擴大了2.3倍。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到2018年中國將成為全球進口食品最大消費國。

  不止於此,消費的形式也在悄然“升級”,更多地從“線下”走到“線上”,不僅小件日用品可在網上買,大件電器乃至汽車、住房都開始向網路“轉場”。今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8.3%,增速比傳統的百貨業高約1倍,傳統賣場的日子越來越難熬。有分析認為,未來的中國消費是網路消費的時代。

  消費升級力量不可小視。如果措施得當,會從供給方面對擴大消費形成巨大拉動,加快釋放城鄉居民的消費潛力。比如,醫療、養老等服務消費正在面臨需求急劇增長與供給相對不足的矛盾。各級政府順應這個趨勢,把有限的財政投入用到這類産品的供給上,不僅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還能惠民生、提高投資的品質和效益。再比如,如今樓市降溫明顯,很多機構對此都很“悲觀”,但若從人們對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續增加的角度來觀察,就會發現事情沒有那麼嚴重,我國樓市經過必要調整進入健康發展新時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各地穩增長、調結構,應該把消費升級的力量考慮進去。

  同時要看到,消費升級也勢必會給行業、企業帶來挑戰和機遇。“明者見危于無形,智者見禍于未萌”,那些與升級大勢相背的企業要考慮考慮轉型升級的問題了。最近,京東等許多電商順應消費升級掀起了一股“下鄉潮”,值得肯定,“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商界成功的一條“鐵律”。(經濟日報記者 馬志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