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豫陜冀旱情局部緩解

  • 發佈時間:2014-08-08 04:59: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8月7日訊 記者張雪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近日,西北東部、華北、黃淮大部出現較強降雨過程,對緩解旱情十分有利,陜西中南部、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旱情得到緩解,安徽省旱情解除,但湖北中北部旱區持續少雨,旱情有所發展。

  截至8月7日,全國作物受旱面積6426萬畝,比降雨前減少1247萬畝,其中河南省減少600萬畝、陜西省減少297萬畝、河北省減少260萬畝。全國有196萬人、257萬頭大牲畜因旱出現飲水困難,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強調,國家防總和各級防指要進一步加強旱情監測分析,及時會商研判,適時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科學指導基層抗旱工作。要科學調度長江三峽、小浪底、丹江口和黃河劉家峽、龍羊峽等水利樞紐,努力保證抗旱用水需求。並要精心組織實施應急調水工作,督促有關省防指團結協作、克服困難,認真做好山東南四湖和河南平頂山市抗旱應急調水工作。長江防總和淮河防總要加強應急調水的統一調度和監督管理,組織協調河南、山東、江蘇、湖北等省共同做好應急調水工作。

  據統計,入夏以來,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安徽、陜西、湖北、四川等省(區)共投入抗旱勞力912萬人,臨時解決168萬人飲水困難,完成抗旱澆灌面積1.7億畝次。

  實施農田機井通電工程

  河南耕地實現機井抗旱

  本報訊 記者王偉、通訊員李振江報道:面對今年的嚴重旱情,分佈在河南滑縣的17580眼通電井正日夜不停地為秋莊稼“解渴”。截至8月4日,滑縣已累計抗旱澆地100多萬畝次。

  目前,河南11889萬畝耕地中依靠機井灌溉的耕地達7656萬畝,佔全部耕地的64.4%。自2008年以來,河南大力實施農田機井通電工程。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又新建改造配電臺區2萬多個,新增通電機井21.9萬眼,受益面積1312萬畝。河南省電力公司還整合各縣級供電企業抗旱保電資源,進一步加快2014年投資計劃的機井通電工程建設進度,做好與政府低壓配套線路的銜接,確保機井通電工程儘早發揮作用。平頂山市新打、修復通電機井955眼,新修渠道9.8公里,解決了18.91萬人和1.84萬頭大牲畜的臨時性飲水困難,217.74萬畝可電灌耕地中已有156.48萬畝得到灌溉。

  當前旱情不影響秋糧全局

  農業部要求旱區及早做好秋冬抗旱準備

  本報北京8月7日訊 記者喬金亮報道:農業部今天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抓好農業科學抗旱工作,努力奪取秋糧豐收,並於今天再次派出6個工作組和專家組,分赴河南、陜西、河北、湖北、遼寧、黑龍江等地指導抗旱。

  農業部表示,總體看,目前全國旱情總體較常年偏輕,主要是區域性嚴重,對重旱區秋糧産量影響較大,但不會有全局性影響。面對北方部分地區較為嚴重的旱情,各地及時有力有效應對,農業抗旱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通知還要求旱區要及早做好秋冬季抗旱準備。關注重旱區及周邊地區的旱情和墑情,組織專家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秋冬種技術路線,及早調劑調運小麥耐旱品種,大力開展冬麥區土壤深松深耕,推進抗旱保秋冬種。提早做好西北受旱區畜牧業越冬飼草的儲備,加大秸稈收儲力度。加強市場監測,分析乾旱對農業生産成本上升和農民收入下降的影響,研究提出穩定種糧收益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遭遇14年來最重乾旱

  遼寧向遼西旱區下達抗旱補助700萬元

  本報訊 記者張允強報道:眼下正是玉米開花灌漿的生長期,但在遼寧葫蘆島市南票區缸窯嶺鎮陳杖子村上百畝玉米卻出現了“掐脖旱”。由於兩個多月沒有降雨,村民國憲富家的玉米已枯萎發黃。國憲富告訴記者:“我原以為再旱也能有2到3成的收成,現在看可能顆粒無收了。”據了解,葫蘆島南票區共有耕地面積34萬畝,目前農田受旱面積30萬畝,因旱導致飲水困難3500人。

  遼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以來,遼寧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旱情進一步擴大。目前,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由前幾天的113萬畝增加到現在的1577萬畝。13.6萬人、近3萬頭大牲畜陷入臨時性飲水困難。進入8月份,旱情迅速從遼西地區擴展到除北部地區以外全省大部,並呈範圍擴大、程度加重的趨勢。

  面對14年來最嚴重乾旱,遼寧省及時向遼西旱區下達中央特大抗旱補助費700萬元,並落實了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2.08億元,重點加強節水滴灌工程、抗旱水源工程及設備的維修養護工作,確保設備設施充分發揮效益,並先後派出15個工作組深入受旱嚴重的遼西地區督查抗旱工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