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吸引年輕人才回流鄉村

  • 發佈時間:2014-08-07 08:31:2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吳晉斌 馬玉

  明天誰來種地?身份歧視的印記、農業産業比較效益低之外,還有哪些原因是年輕人不返回鄉村從事農業的因素呢?農村農業如何吸引年輕人才回流?

  近日,記者在山西尋訪了比較效益相對高的合作社、龍頭企業主的“農二代”接班人。他們的勇敢回歸不僅僅對家庭經營農業可持續提供了人才保障,也是大時代背景下,農民從身份向職業轉變的一種市場驅動。

  回來了,可回歸方式各有不同

  呂浩從河北科技大學畢業後,原定出國的他又在北京上了一年雅思培訓。正在辦簽證時,父親卻喊他回家養雞。

  呂浩,29歲,現任山西大象農牧集團總經理。大象集團是農業産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産業涉及畜禽養殖、飼料生産銷售、生物制藥等多個領域,2013年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

  2009年,呂浩回村後趕上大象公司快速擴張。他經歷了從學生到新型職業農民的轉變:半夜被父親叫起來觀測肉雞的生長情況,每天都和養殖戶打交道……

  暴娟,革命老區武鄉縣人,山西長治學院本科畢業後從事教師職業。父親暴永清的三里灣合作社經常召喚她前去處理一些日常事務。一來二去,暴娟對父親説,她想在市裏開個直銷體驗店,參與到合作社的經行銷售。

  暴永清按捺住欣喜,淡淡地對女兒説,你要覺得合適,就幹吧。

  三里灣種植專業合作社有機種植基地覆蓋武鄉、沁縣、榆社等縣216個行政村,主要種植黑穀子、黑小麥、黑玉米、黑馬鈴薯、黑紅薯等,是山西現代農産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試驗示範基地,國家級示範合作社。

  丁龍,30歲,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碩士。當他在上海一家外企打工的年薪超過10萬元時,父親丁拖寶“果斷”出手了。

  丁拖寶的日前果業專業合作社是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主要經營葡萄苗木引進、果品銷售、農技培訓等。日前牌葡萄年銷售額逾4000萬元。

  2008年春節的一次家庭聚會上,幾杯酒後,丁拖寶向兒子攤了牌——回來。母親在旁邊附和著。

  父母的嘮叨和軟磨硬泡讓丁龍最終放下了收拾好的行李。

  “別考慮了,回來種棗一年給你和媳婦100萬元,市裏買套房,再配輛車。”北京吉利大學畢業後在上海一家建築公司工作的李寧手機響起。父親李長娃擺出誘人的條件。

  李長娃,山西臨猗縣遠近聞名種棗能人,30年來科技興農,靠著種棗全家過上了好日子。他的“長艷”鮮棗種植合作社有30畝棗園,一畝地收入可達七八萬元,而且帶動周邊農民一起致富,李長娃思謀這份産業的接班人。

  李寧説他不曾想過回鄉務農,面對父親的誘惑決定“半歸”——先回去,發展好了再將妻子接回去。

  現代農業支撐下的天倫之樂

  2014年夏天,記者見到呂浩時,他已經逐漸進入角色。山西省農業廳分管産業化的賈明進總經濟師説,這些年,呂浩在電腦技術應用和管理方面都給大象帶來了新動力。

  “開始搞種植技術,我是個外行。”2010年,有了些經驗的李寧想再大做一把,試驗一種能夠控制生長的環剝技術來提高棗樹坐果率。在父親的勸阻下,先拿了一畝地做起了試驗。出乎他的意料,當年的産量只達到往年的一半。

  隨後,李寧選擇到山東、河北學習大棚建設和科學的管理種植技術。在分析利弊後,他果斷地對暖棚更新換代。

  “在暖棚原有保溫層的基礎上增加一層膜能降低棉被因用電、維護産生的高額成本,提高回報率。”站在大棚裏,李寧嫺熟地擺弄著棗枝棗葉,黝黑的皮膚配著一雙黑布鞋,已經沒有城市生活的影子了。

  2013年,整個臨猗的棗産業在陜西大荔縣新棗品種的衝擊下敗北。李寧意識到區域化、規模化的種植必須尋求品種更新和品質提升。隨即在自己的棗樹上更換了冬棗二代品種。

  “還有打品牌,拓渠道。”李寧成立了晉脆棗業公司,打造自己的品牌。接下來,他將發展電子商務,讓客戶在家裏就能看到棗的生産環節並收到鮮棗。

  看著李寧將棗産業做得有聲有色,李長娃放心地讓兒子接了班,悠然自得當起了技術顧問。

  2010年9月,李寧的妻子也辭掉了上海的工作回來幫忙。現在,全家收穫豐收的同時也享受著家庭的其樂融融。李寧説:“當農民不容易,可當好了,成就感比打工大得多。”

  父與子的互補與磨合

  丁拖寶當年的成功和率先與太原一家超市簽訂農超對接合同有關。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超市的門檻越來越高,不進超市是等死,進去是找死:在相當長時間裏,進超市不僅不賺錢還要貼錢。

  是否繼續堅守超市擺在了老丁面前。“不能放手超市這個市場!”考察後,丁龍發現,“葡萄容易爛,損耗比較大。損耗都是自己承擔,掙的就只有3~5個點。解決好損耗控制就有利潤。怎麼辦?提高員工積極性!”

  丁龍制定了一套辦法:實行薪酬改革,將促銷員工資和損耗、利潤掛鉤。第二年開始,不僅超市促銷員的工資從以前的6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葡萄在超市銷售的利潤也翻了一倍多。

  小試牛刀之後,銷售渠道多元化,發展網購,成為丁龍新的想法。

  丁拖寶卻不看好:生鮮産品做網購不像工業品,殘次率可控,萬一客戶對葡萄不認可,怎麼處理?

  “只要在運輸過程中完善包裝和冷鏈技術就可行!”老丁的顧慮沒能打消丁龍的念頭和執著,索性放手讓他去試驗。目前,他正與順豐快遞洽談合作。

  “葡萄是初級農産品,風險比較大,隨著種植成本、人工成本的上漲,這種純粹農業的盈利空間會很少,接了這個班,不只是要保住這份産業,還得讓它更好地發展。”

  把葡萄打造成清徐的另一張名片,使之與醋匹配,是丁龍的目標。

  丁龍日益增長的不安分與丁拖寶的矛盾成為合作社發展中的煩惱。父親對土地廠房設備青睞,兒子對産品市場品牌推崇,合作社就這樣在父與子圍繞經營理念、産業視野甚至究竟什麼才能真正激發農民積極性的衝突中前行。

  職業農民年輕化的路

  賈明進是一位有著農村支部副書記閱歷、從事“三農”工作30多年的行政官員。他説,丁龍和李寧他們的不安分正是企業家精神在山西特色農業産業上的萌動,兩個合作社父與子的衝突是現代農業經營理念發力前的躁動。既要看到接班帶來的職業農民年輕化的新氣象,表明年輕人的擇業天平開始向現代農業傾斜,但是幾個故事裏的年輕人基本上是龍頭企業和水果等特色農産品種植加工的合作社接班人,所以也要看到純粹的種糧、養豬合作社接班人的窘境,誰來種糧、誰來養豬等現實問題也要有一定方法和政策引導,讓知識化的年輕人看到希望,那麼村裏回來年輕人才能成為一種常態。

  一位多年從事“三農”觀察的業界人士評價説,隨著機械化的推動,農業的勞動強度在減少,有著農村生長背景的知識青年,有城市生活經歷,懂得城市人需要什麼,熟悉行銷模式又有先進的管理理念,父輩懂技術懂農民,現代農業的比較效益也在上升,城市就業未必比農業收入高,同時再解決好年輕人對農村生活感到不便等問題,這應該是目前看得見、摸得著的農村青年回流、農業現代化的一個路徑。

  儘管路還長,甚至這個過程還會有週折和磨合,但是村裏回來年輕人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這註定,他們的故事是中國催化新型職業農民大時代背景下的一個縮影:他們的歡樂就是農民從身份向職業轉變過程的中國歡樂;他們的憂傷就是農民從身份向職業轉變過程的中國憂傷;他們的陣痛就是農民從身份向職業轉變過程的中國陣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