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葳蕤呵護黃河——甘南草原保護“黃河水塔”見聞
- 發佈時間:2014-08-06 05:34:38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瑪曲縣阿萬倉沼澤化草原上河流蜿蜒。趙忠
夏日的甘南,滿眼蔥綠,柔曼的綠毯覆蓋著高原、峽谷、盆地、丘陵,白雲在湛藍的天空飄揚,青草在寬闊的草原上低語。
甘南草原,涵養了豐盈而充足的水源,像一個巨大的海綿墊,黃河在這裡得到大量水源補給後,由一位瘦弱少年長成為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黃河自青海省久治縣門堂鄉入甘肅省瑪曲縣,形成了著名的“九曲黃河第一灣”,長達433公里的黃河首曲,補給了總流量的56%後西流青海河南縣。因此,甘南草原被譽為“黃河蓄水池”“中華水塔”,是黃河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如何保護好這片珍貴的草原?成了記者關注的焦點。
草原退化,急需保護
由於氣候變暖、人口增加、超載過牧等因素,多年來甘南草原持續退化。在瑪曲縣歐拉鄉,寬闊的黃河水兩岸,連綿起伏的沙丘與遠處綠草灘形成鮮明的對比。目前瑪曲縣黃河沿岸形成了220公里長的沙化帶。
在碌曲縣尕海鄉,今年53歲的藏族牧民拉毛甲告訴記者,他12歲放牧時草長到大腿,如今低矮到腳面,像老年人的頭髮一樣快掉光了。記者還看到,有的草場上開著鮮艷的花朵,有的草場佈滿了星星點點的鼠洞,肥碩的旱獺、鼠兔不時冒出來,等我們走近,它才驚惶地鑽進洞。拉毛甲説:“小時候這裡的草長得厚很密,走在上面像走在地毯上一樣。如今草變得稀疏,長出的毒雜草開了花,旱獺、鼢鼠啃壞了草根。”
據甘南州2013年第二次草原資源普查分析,全州4084萬畝天然草原中,退化草原面積約為3250萬畝,鼠害面積約為1080萬畝,沙化草原面積80萬畝。
多措並舉,保護草原
中央、省上、甘南州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甘南的生態環境,特別是2011年以來落實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有效遏制了天然草原退化速度。
在夏河縣桑科鄉,牧民羊吉才讓家的圈舍裏,體格高大、身體健壯、羊角高高捲起的盤羊,引人注目。據悉,羊吉才讓從青海引進了野盤羊,經馴化繁育出二代盤羊,進行舍飼圈養與放牧結合,存欄200隻,已出欄46隻,經濟效益可觀,並成立合作社,帶動22戶牧民發展高效益的規模養殖生産。
“國家草原補獎政策要求減少養畜、保護草場,羊吉才讓減少了養羊數量,卻提高了收益。1隻雜交盤羊賣2萬元,而藏羊1隻賣1000多元,是藏羊價格的20倍。1隻雜交盤羊與1隻藏羊食草量一樣。”省農牧廳副廳長劉志民曾多年在甘南州工作,根據當地草原畜牧生産的特點提出和倡導“農牧互補”發展思路,他與羊吉才讓親切地用藏語交流後認為,這是引進優良羊種進行草原畜牧業轉型的有益探索和創新,既減少了放牧帶來的草場壓力,又增加了牧民收入。
碌曲縣尕海鄉尕秀村牧民拉毛甲,在國家“草原新政”支援下,主動減少養畜量。“國家每年給我家補貼1.2萬元,我將200隻羊全部賣了,只剩下150頭牦牛,牛羊減少了,會讓我家1900畝草場長得好一些。”拉毛甲説:“牧民除了牛羊,再沒有其他收入了。如果國家能再提高一點補貼,我將牦牛飼養量減少到70多頭,草場會長得更高、更密。”省農牧廳草原處處長李善堂認為,國家草原補獎政策給牧民們帶來了實惠,極大地保護了草原,由過去掠奪粗放型向生態效益型、靠天養畜向現代設施養畜轉變。
據悉,甘南州實施國家補獎政策以來,共禁牧草原887萬畝,將禁牧區域以外的2855.48萬畝草原全部劃定為草畜平衡區,2011年、2012年從草畜平衡區核減牲畜110.6萬個羊單位。2013年度超載牲畜核減正在開展。2011年至2014年度草原補獎政策資金及轉變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專項補助資金達11.7億元,全部兌付到戶。
記者從廣闊的夏河桑科草原到“亞洲第一牧場”的瑪曲草原,隨處可見一方方被水泥樁、鐵絲圍欄的草場,由於草場休養生息、自然修復,披鹼草、老芒麥、嵩草等碧綠盎然,茂密蔥郁。從2003年至2012年,通過實施退牧還草工程,甘南州草原圍欄3245萬畝。
甘南州劃定基本草原3808.9萬畝,顯著地段栽植了基本草原標識牌;明令禁止採挖藥材、禁止放牧蕨麻豬;對草原上修路、探礦等鏟挖草皮行為,要求事前進行審批,事後要求限期恢復植被。省草原監督管理局局長唐功龍告訴記者:“我省在全國首家制定並出臺草原植被恢復費收費標準,這是我省按照‘誰破壞、誰補償、誰恢復’的原則,探索出的生態補償機制,通過上下聯動、公眾參與,不斷推進草原生態修復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迴圈。”
令人欣喜的是,人工引進優良牧草、補播改良牧草也在甘南大面積進行。記者在夏河縣高寒牧草試驗基地看到,一方方試驗田裏生長著一簇簇品種各異的青草,紅豆草、苜蓿王、金皇后等優質豆科牧草蓬勃茂盛,經過雨水洗滌格外水靈。“這些豆科牧草就是牛羊喜愛吃、營養好的水果加鈣片。”省草原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韓天虎向記者解釋:“草原上多為禾本科牧草,缺乏高蛋白豆科飼草,科技人員加大豆科牧草的引進培育改良,在合作和夏河分別建立了國家級和省級草品種區域試驗站,為草原畜牧業轉型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多措並舉,甘南草原重現生機。
青草碧水,恢復重現
甘南草原,孕育著綠色希望。
記者在碌曲縣尕海鄉的萬畝人工飼草基地看到,經過14年封育的天然草地,如今鬱鬱蔥蔥。“草原才返青,披鹼草1個多月就長了二三十公分了。”碌曲縣草原站楊彥東告訴記者:“我們還補播了草籽,一些黑禿斑已被蓋住了,到秋天能長1米多,人工收割、打捆,用於抗雪災、牛羊補飼。”
記者在瑪曲縣尼瑪鎮黃河岸邊的沙丘上看到,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草方格,草方格里長出星星點點的沙棘、貓尾草、冰草,透著新綠。縣上去今兩年已投資1100萬元進行黃河沿岸沙化治理。陪同的人員介紹:“這裡的沙丘由於地下水量豐富,只要種草、封育好,就能長出草。”
碌曲縣尕秀村、夏河縣桑科村、瑪曲縣薩合定居點,崛起一個個亮麗的牧民新村,興建起一座座暖棚圈舍,舍飼畜牧業悄然興起。這是州委、州政府貫徹農牧互補發展戰略,引導牧區群眾由傳統生産方式轉向現代方式,走住宅定居化、牲畜餵養棚圈化、飼草生産基地化的路子。
阿萬倉沼澤化草原,幾場大雨之後,原本乍幹乍濕、草瘦草枯的大片草原,眼下已是一碧千里,綠野間到處閃亮著一條條碧水清溪,脈管似的蜿蜒著,呈現出北方罕見的河流滿地、綠草如浪的景觀。
在國家退牧還草工程、草原獎補政策、黃河上游水源補給區生態建設等一系列生態項目惠澤下,甘南草原呈現新的曙光。上游燦爛和諧,下游繁榮無憂,黃河流域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美麗畫卷,正向我們舒展開來。
王朝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