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稅負6338元算不上“最少鵝叫”

  • 發佈時間:2014-08-06 04:0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稅負6338元算不上“最少鵝叫”

  近日,今年上半年全國各省區市的財政數據已相繼出爐,2014年全國每人平均宏觀稅負水準約為6338.76元。

  每人平均稅負和每人平均收入一樣,在某些時候帶給公眾挫敗感。雖然一個是出,一個是入,但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收入提高而繳稅降低。每人平均收入總能被調侃為“拖了祖國後腿”,而每人平均稅負也基本激發不了國人的自豪感。

  每人平均稅負6338.76元,但是,因為百姓並非直接納稅,以至於許多人對於自己的稅負沒有直接感覺。許多工薪階層,也僅僅是從自己的工資條上看到每個月納稅欄才知道自己納了稅的。而實際情況是,自己的個人所得稅(3500元以上者)每個月也就是幾元到幾十元,説起來也不痛不癢的。更有專家説“中國每人平均稅負僅佔發達國家8%”,廣大納稅人總是感覺擁抱著“滿滿的幸福”。

  然而,每人平均稅負的絕對值在國與國之間進行比較是不科學的。關於每人平均稅負,更要從稅負與收入之比進行計算。比如,2013年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8896元,而2013年美國每人平均收入為48387美元。一方面,稅負在每人平均收入中的比例,中國顯然高於美國;另一方面,就算中國稅負較低,絕對收入卻也是捉襟見肘。

  另外一個問題是,我國的稅收超過九成來自於企業。這也給人以公眾不納稅的假像。但實際上,無論是什麼産品,從房子、汽車到一般商品,甚至麵條、饅頭,都含有大量的稅。企業也是以這種形式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英國財經學家哥爾柏曾説,“稅收這種技術,就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無論是直接納稅的不明顯,還是公眾對於間接納稅常識的缺失以及稅收制度的種種設計,都達到了讓整個社會“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的效果。

  有人説,中國的納稅人是糊塗的納稅人。因為,許多人除了工資條上納稅記錄,購置車輛、房産時開具的納稅證明,沒有人知道自己納了多少稅。所有的間接納稅,更是糊塗賬。這種現實,必須得到改變。最可行的辦法可以學習歐美國家“透明發票”的做法,既在每一張發票,包括一些超市購物小票上都明確標明自己購買這種産品或服務時所負擔的稅款,讓納稅完全曬在陽光下。

  在教育和醫療都是社會問題當下,政府對於民生的投入並不充足,此語境下,聽不到“鵝的叫聲”其實是公民社會的悲哀。這不僅不利於我國財稅體制的完善,也不利於公共財政的使用監督,更會對公共利益構成盤剝威脅。

  王傳濤(山東 職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