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超級基站”再顯強大應急能力

  • 發佈時間:2014-08-06 01:32:0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3日16時30分,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中國移動第一時間啟動抗震應急通信保障預案,當日17時左右,搶險團隊、技術骨幹攜帶應急通信物資趕往震中,而中國移動採用“光纖+衛星”通信雙保險模式、可抗九級地震的超級基站,再次發揮了關鍵作用。

  地震災害對行動通訊的毀損主要是中斷電力供應和網路傳輸。“超級基站”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光纖+衛星”的雙保險,可在地面通信傳輸光纜中斷等非常規情況下,自動切換成衛星通信模式,保障市民打電話和政府應急通信指揮的需求。

  其次,超級基站的土建標準比當地設防烈度高一度,其相關基站和配套設備均滿足工信部的抗震測試標準;抗震性基站的天饋線通過改進、加固,大大提高了抗風、抗震等能力。

  此外,抗震型超級基站配置大容量蓄電池和自啟動油機,增強了蓄電池的供電能力,能夠在斷電、斷傳輸的情況下保障通信,進一步提升公眾通信網路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當基站遇到災害被破壞時,啟動油機將馬上自動工作,使通信線路順利切換到衛星通信上,如果油燒完了,發動機停止工作,電源將自動切換到大容量蓄電池上,這將使基站能在緊急情況下堅持工作48個小時。

  通常情況下,在大型災害面前,48小時已經足夠進行基站相關的搶修工作,多數運營商都能在10個小時內修復部分基站,保障基本通信需求。

  據了解,雲南全省建有82個超級基站,震區2個超級基站目前運作正常。

  汶川特大地震後,中國移動全力推動網路防災救災能力的提升,力推“雙節點、雙平面、多路由”傳輸網架構,提升通信網路的抗風險能力。2009年5月8日,位於成都都江堰李冰幸福中學的“抗震型超級基站”開通,這是中國首個抗震型超級基站,可在9級地震烈度、12級颱風以及百年一遇的冰雪災害、洪災發生時,保障通訊暢通。

  2010年底,工信部要求三大運營商在省級公司建立應急通信單位,並提出了數量上的要求,中國移動被分到了“建六個應急通信局”的任務。2011年2月,中國移動領導班子為此召開集團決策會,決定在所有省移動公司都建立應急通信局,截至2011年年底,中國移動已經完成全國各省公司應急通信局的組建工作。雖然建設一個超級基站的費用約是普通基站費用的3倍。

  隨後,中國移動決定在全國災害發生可能性相對較高的地區,建設“超級基站”,通過給基站進行加固,增加油機設備、衛星通信設備,確保在突發性災害出現時,解決通信孤島問題。

  據公開資料,除了在四川地震重災區及龍門山地震帶上的其他50個地區建50個超級基站外,中國移動陸續在全國建設超級基站數量至少已達1553個。

  中國移動通過建設超級基站建立起一套“平戰結合、天地一體、高效協同”的通信綜合應急體系,在突發性災害和通信需求時的強大應對能力讓中國移動基層員工將其稱為“定海神針”。

  編後:

  中國移動網路實施一級災害響應

  截至8月5日上午,中國移動在雲南昭通震區有179個基站正常工作,其中,震中龍頭山鎮周邊3個基站運作正常,2個超級基站已調通衛星電路,可基本保障災區的抗震救災需要。

  截至目前,中國移動網路實施一級災害響應,已累計派出應急通信車9輛,救災車輛46輛,保障人員166人和126台便攜油機到達救災現場投入救援工作,並已協調四川、貴州、重慶、廣西、湖南等部分省公司調集衛星車輛、便攜衛星地面站以及衛星電話等相關資源,隨時待命等待調遣。

  中國移動現場救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災區的通信保障工作仍面臨較大的困難與風險,由於目前災區電力中斷,道路不通,油料供應已日趨緊張困難。部分基站蓄電池電量已經耗盡,若油機及油料由於道路不通仍然無法送達,災區部分基站將在油料耗盡面臨退服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