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稀土産業兼併重組取得重大突破

  • 發佈時間:2014-08-05 19:55:1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5日電(記者任會斌)包鋼稀土集團和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8月5日分別公告稱,以其為主體組建大型稀土集團的實施方案,已經獲得中國有關部門備案同意。中國少數龍頭企業牽頭推進稀土産業兼併重組的計劃取得了重大突破。

  包鋼稀土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産加工企業,2014年獲得了稀土出口配額2568噸,居中國稀土企業首位。廈門鎢業公司也是中國重要的稀有金屬生産加工企業。

  按照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的回函,包鋼稀土集團的控股股東包頭鋼鐵集團要按其提出的組建實施方案,通過控股、參股、股權置換等市場化運作方式,整合內蒙古境內全部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綜合利用企業以及甘肅稀土集團,並以包鋼稀土集團為主體,組建“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鎢業公司則要整合福建省內除中國五礦集團之外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及綜合利用企業,組建大集團。

  相關整合組建工作,被要求在2014年底之前完成。

  “稀土産業整合正迎來新局面。”包鋼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組建大型稀土集團可顯著提高行業集中度,有利於規範中國稀土企業的開發和生産、出口行為,避免惡性市場競爭,從而增強中國稀土産業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

  “新材料之母”稀土廣泛應用於尖端技術領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資源國和生産國、供應國,長期供應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産品,但是中國稀土産業散、亂、差的問題也非常突出。

  “産業集中度太低。”工業和資訊化部賽迪研究院原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袁開洪説,“全國有近100家稀土冶煉分離企業,平均每家的年産能不到4000噸。”

  此外,産業格局也極為分散,比如中國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的年産量已達到8萬噸左右,佔全球産量的近80%,但是生産企業卻有近200家,分佈在內蒙古、江西、山西、浙江等10多個省份,年産能超過3000噸的企業只有5家。

  産業集中度低、佈局分散,成為企業惡性競爭的重要誘因。業內人士表示,多年來,中國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資源,卻無稀土國際定價權,一大原因是中國稀土産業佈局較散、企業之間互相壓價。

  “外國廠商往往拿著一張訂單向多家中國企業詢價,誘使企業互相壓價。這種多頭對外的交易方式,嚴重削弱了我們的資源優勢、産能優勢。”包頭稀土研究院院長楊佔峰説。

  近年來稀土産業無序擴張,又讓不規範經營、惡性競爭等問題雪上加霜。

  “由於看好稀土行情,許多地區紛紛新建和擴建稀土産能,導致全國的稀土冶煉分離和稀土新材料産能嚴重過剩,其中分離冶煉企業的綜合開工率還不到30%。”中國稀土行業學會秘書長馬榮璋等業內人士指出,

  借助市場的力量推進稀土企業兼併重組,組建大稀土集團,是中國近年來為破解以上難題、促進稀土行業健康發展而出臺的一項重大舉措。

  今年初,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的一位負責人説,近年來通過市場優勝劣汰,全國已基本形成以包鋼集團、中國五礦、中鋁公司、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和廈門鎢業等6家企業為主導的稀土行業發展格局。中國將重點支援這6家企業牽頭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納入稀土大集團範疇的6家企業將承擔起整合本區域內稀土企業和優化資源的任務,包括整合區域內較為散亂的冶煉分離企業等。在整合同時,還要按照産業政策要求,進行産能縮減和環境治理。政府則將進一步優化完善産業政策,營造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市場環境。

  與不少重大改革一樣,中國稀土産業整合的進程也不會一帆風順。記者了解到,不少企業故意拖延或抵制整合,藉以漫天要價,一些稀土産區也存在觀望或地方保護主義心態。

  “這些問題是稀土産業健康發展面臨的最大障礙,但是從兩家大型稀土企業集團集中獲准組建看,中國規範稀土行業發展的決心很堅決。隨著相關政策的完善,整合已是大勢所趨。”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