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漳港海蚌可以人工養殖了

  • 發佈時間:2014-08-05 09:29:30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祝健通訊員高維

  本報訊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長樂漳港海蚌人工養殖技術成熟了。昨日,長樂市邀請省水産學會、集美大學水産學院、省水産技術推廣總站等單位的專家,到長樂漳港海蚌場開展“海蚌大規格種苗生産和增養殖中間試驗項目”驗收工作,並順利通過驗收。

  據悉,本次驗收主要有三項內容,一是培育出8釐米~9釐米的大規格海蚌1萬粒,二是在2011年~ 2013年每年放流0.5釐米~1釐米的海蚌苗10萬粒,共計30萬粒,三是總結歸納科學系統的海蚌育苗、中間培育及養成工藝流程,經過專家組現場考評。昨日,三項內容全部通過驗收。

  “從驗收情況看,養殖是成功的,海蚌經過近3年的養殖,規格能達到9釐米左右,達到了商品蚌規格的要求。”省水産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馬平説,長樂漳港人工養殖成功的意義非常大,將對資源保護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人工養殖海蚌供應市場之後,對野生海蚌的捕撈會減少,有利於保護野生海蚌資源。

  漳港海蚌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名貴海洋經濟貝類,個體大、生長快、營養豐富,目前價格每公斤高達五六百元,養殖開發潛力巨大。然而,由於過度捕撈,漳港海蚌自然資源日趨枯竭。同時,因稚貝中間培育成活率低,苗種問題難以解決等因素的制約,人工養殖海蚌難以形成産業。為此,2011年在長樂市科技項目支援下,漳港海蚌場開展了為期3年的海蚌大規格種苗生産和增養殖中間試驗項目,在總結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確定以室外水泥池養殖為突破口,通過改建養殖與餌料培養設施,開展海蚌科技攻關,重點克服室外大規模餌料培養、高溫氣候對海蚌的影響、雨季低鹽度狀況影響三大瓶頸,較成功地培育出了一批大規格海蚌,基本達到項目目標。

  本次驗收的通過,為開展規模化的漳港海蚌人工育苗和養殖,建立海蚌增養殖商品基地,形成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奠定了基礎,對於開發和保護這一名貴海珍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一步,長樂計劃把漳港海蚌養殖技術向漁民、養殖戶進行推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