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鈕文新解讀中央政治局會議:下半年經濟內需為重

  • 發佈時間:2014-08-05 08:42:16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央政治局會議解讀:中國經濟內需為重

  鈕文新

  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分析了今年上半年的中國經濟形勢,同時部署了下半年的經濟工作。總體看,下半年乃至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內需為重,並將主要依賴內需穩定中國經濟增速。

  很明顯,中央多次給出的判斷是:國際經濟形勢錯綜複雜。正因為這樣的錯綜複雜決定了中國經濟無法指望外需的有效增加。過去有一段時間,特別是2010年上半年,發達國家需求突然暴漲。於是有大量專家給出判斷,認為金融危機即將過去,發達國家經濟恢復能力超強,因此中國不用擔心需求不足,尤其是“外需不足”。也正是出於這樣的錯判,中國經濟刺激計劃180度大掉頭,從2010年年中開始執行緊縮性貨幣政策。

  筆者當初的判斷是:當時外貿出口的增長是短暫的,其原因在於發達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大量去庫存,而過一段時間無論如何都會回補一定數量的庫存,不能把這樣的外需增加理解為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如果因此而緊縮貨幣,勢必導致中國經濟內需、外需一起陷落。原因很簡單,緊縮貨幣必然導致人民幣升值從而抑制外需,而緊縮貨幣本身又是嚴厲壓制內需的政策。更可惡的是:當時一大群“大嘴經濟學家”依據錯誤的判斷恐嚇公眾。一時間,4萬億會導致惡性通脹、居民儲蓄“負利率”現象、房價上漲、低收入階層等等系列問題全部指向“超發貨幣”。通過綁架公眾認知來綁架貨幣政策,而其實質不過是幫助美國推高人民幣幣值,並借此洗劫中國國民財富。

  從那時起到現在,中國是不是出現了實體經濟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是不是出現了日益嚴重的“錢炒錢”式的金融空轉?是不是出現了主動性(內生性)增長動力不斷弱化的情況?與此同時,是不是出現了大量國際套利資金涌入國內,它們套走了多少國民財富?是不是出現了第一代中國富人的“移民潮”,他們帶走了多少國民財富?更嚴重的是,這些財富流失進一步導致了老百姓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

  毫無疑問,新一屆中央政府正在糾正過去的錯誤。中央認為:“我國發展必須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問題難以解決。”而要實現一定的經濟增速,必須“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進一步釋放民間投資潛力,著力提高投資品質和效益。要努力擴大消費需求,發揮好消費的基礎作用,順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趨勢,完善消費政策,改善消費環境,不斷釋放消費潛力。要努力穩定對外貿易,提高對外開放水準,落實完善促進外貿發展政策,堅持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有力推動出口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

  最近的一系列政策也表明,中央已經意識到緊縮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內需以及內生性增長動力的消耗與摧毀。很明顯,中國未來一段時間的著力點應當是“國內的投資和消費”,手段則是“定向發力、結構調整;改革推進、提高效力;底線思維、強化實業”。會議指出:要發揮好財政金融資源效力,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優化財政金融資源配置,提高財經資金使用效益,積極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

  可以肯定地講,一系列政策的轉變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而這同時也為中國股票市場休養生息、恢複元氣提供了重要的經濟基礎。

  (作者係CCTV證券資訊頻道總編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