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林下經濟:讓群眾樂享“生態紅利”

  • 發佈時間:2014-08-05 08:35:10  來源:西藏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我區是全國林下資源最富集的省區之一,林下資源豐富。近些年來,為加大林下産品的開發力度,合理利用林下資源,我區有關部門經過不斷探索和努力,現已基本形成林芝、工布江達、米林、波密、察隅、昌都、芒康等縣以松茸、天麻為主的林下資源生産、採集、加工基地,使林區群眾在增收致富的路上實現了從砍樹吃飯到合理開發林下産品的華美轉身。

  7月31日上午,雨過天晴,碧空如洗。工布江達縣錯高鄉錯高村村民白瑪央金像往常一樣來到農貿市場,高興地擺開她家採集的松茸、蘑菇、青岡菌等林下産品,等待消費者的光臨。

  “現在正是林芝的雨季,青岡菌、蘑菇、松茸等生長很快,今年市場價格也不錯,掙錢也很快。”白瑪央金樂呵呵地説:“好松茸可以賣到一百二三十元錢一斤,差一點的也要賣到七八十元錢一斤。今年,我家僅採集林下産品收入就有3萬多元。”

  每年的六至八月間,正是我區林芝、昌都、山南、日喀則地區各林區的雨季,在當地的農貿市場和各鄉鎮、公路旁和景點景區到處都可以看到像白瑪央金一樣的農牧民兜售松茸、香菇、青岡菌、木耳和天麻、靈芝等實用菌及中藥材的場景。

  西藏是我國林下資源最富集的省區之一,林下資源豐富。近些年來,為加大林下産品的開發力度,合理利用林下資源,我區有關部門經過不斷探索和努力,現已基本形成林芝、工布江達、米林、波密、察隅、昌都、芒康等縣以松茸、天麻為主的林下資源生産、採集、加工基地,使林區群眾在增收致富的路上實現了從砍樹吃飯到合理開發林下産品的華美轉身。

  “保護森林,造福子孫後代。”“保護生態環境,愛惜碧水藍天。”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林業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對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我區在加大《森林法》、《生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和對盜砍盜伐、偷運木材的打擊力度,擴大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範圍的同時,各林區立足本地的氣候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産業,破解群眾增收難題,並隨著生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在注重保護與開發的前提下,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引導群眾轉變觀念,瞄準市場,大力發展採集業,鼓勵農牧民創辦和引進各種類型的林下産品開發實體,確保了林區群眾持續增收。

  日喀則市亞東縣,平均海拔2700米。這裡森林茂密,蟲草、雪蓮花、黨參、紅景天等中草藥和亞東蘑菇、松茸、蕨菜、木耳、野生萵筍等林下資源十分豐富。為增加群眾收入,早在2002年,亞東縣就開始興辦了林下資源加工廠,並組織群眾採集,由加工廠進行統一收購,分類加工,並負責銷售。走進亞東縣林下資源加工廠的樣品陳列室,展品架上擺放著蕨菜、手掌參、人參果、玉竹筍、羊肚菌、亞東黑木耳等不同品種的林下産品。這些功效各異的林下寶貝,如今已經成為群眾靠山吃山、發家致富的“法寶”。

  在優惠政策的鼓勵下,林芝地區的農牧民自覺加入到合理開發和採集林下産品的隊伍中,用勤勞的雙手樂享“生態紅利”。一時間,林芝地區各種林下資源土特産商店、山珍館、林下資源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由此,林芝地區的林下産品走進了市場,走出了高原,成為農牧民持續快速增收的重要渠道。特別是林芝松茸以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抗輻射能力強等特點,還打入了國外市場,成為林芝地區一張林下特色産品的響亮“名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