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埃博拉病毒為何難“破”

  • 發佈時間:2014-08-05 08:31:1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 張忠霞

  今日視點

  西非地區的埃博拉疫情引起全球關注。但其實,人類早在1976年就發現了埃博拉病毒。近40年過去了,科學家為何仍未研發出針對這一致命病毒的特效藥物或疫苗?破解埃博拉到底難在哪?

  首先要從埃博拉病毒説起。這種病毒很難對付,對實驗室中的培育環境要求極高。相關實驗必須在高安全防護措施的實驗室中才能進行,而具備這樣條件的實驗室在全球範圍內數量有限。

  其次,埃博拉雖然是一種致命病毒,但客觀地看這種病毒其實很少見,它的傳播範圍基本上就集中在西非地區,很多人以前甚至沒聽過這個病名。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格雷戈裏·哈特爾所言:“由於史上埃博拉病例出現不多,此前醫學界並未像研發艾滋病疫苗一樣存在迫切壓力。”

  而且埃博拉疫情的暴發時間不規律,不像某些病毒性傳染病有特定的季節性,因此也就無法預知和防範。這就導致研究人員測試新療法的機會也相應減少。

  此次西非三國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暴發了迄今最大規模的埃博拉疫情,截至目前報告的確診和疑似病例總計1000多例,這與常見的瘧疾、登革熱等傳染病相比,規模要小得多。而此前許多年,埃博拉在西非地區基本上只是零星感染。

  此外,缺乏經濟效益也是針對埃博拉的特效藥物或疫苗遲遲無法研製出來的原因之一。埃博拉藥物或疫苗研發需要鉅額資金,其銷量卻很有限,肯定沒有私人企業願意投資。英國雷丁大學病毒學家本·諾伊曼就説,“做埃博拉這種研發,對於任何一家醫藥公司來説,從經濟角度看都是不可行的,因為企業要考慮到經濟利益”。

  目前,主要是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的政府在資助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而發達國家政府資助相關研究並非因為這是一種常見傳染病,往往是出於防範生化襲擊的考慮,其成果也很難擴散到企業。

  由於以上種種因素,針對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藥或疫苗研發一直進展很慢。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托馬斯·弗裏登就曾表示,至少一年內不會出現針對埃博拉病毒的有效療法和疫苗。直到這次西非暴發嚴重的埃博拉疫情,相關的研發才開始加速前進。

  盤點全球,目前正在研發的少數幾種埃博拉藥物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國,但尚無一種完成嚴格的臨床試驗。據媒體報道,美國陸軍資助研發的一種埃博拉藥物已經在猴子身上顯示出理想效果。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傳染病專家弗雷德·海登謹慎評價説:“這種藥物應該能行,因為動物模型(顯示有效),但是,除非在人體中進行臨床試驗,否則誰也不知道。”

  至於疫苗,美國政府資助研發的一種疫苗雖然已經在靈長類動物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但人體注射後效果如何、安全劑量是多少尚不可知。加拿大一家公司與美國政府簽署了1.4億美元的合同研發埃博拉疫苗。但早前,他們在健康人身上進行接種試驗時,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叫停,理由是還需提供更多疫苗安全資訊。

  眼下,醫務人員面對埃博拉出血熱患者能做的就是:減輕高熱、嘔吐、腹瀉等各種症狀,保證患者不脫水。埃博拉病毒雖然致死率高,但如果感覺不適時及時尋求醫療救治,有些患者仍有機會康復。

  那麼這些尚未經過大規模人體臨床試驗的藥物或疫苗,在當前西非疫情大暴發之際能先行使用嗎?對此科學家分歧嚴重。

  病毒發現者之一、現供職于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彼得·皮奧特認為,鋻於這次西非疫情史無前例,應該認真考慮是否採用試驗性藥物或疫苗。但也有很多專家表示,使用任何尚未經過大規模人體臨床測試證實安全性的療法或疫苗,都是不符合倫理道德的,而且很可能引發災難性後果。

  世衛組織發言人哈特爾也説,目前階段,世衛暫無計劃要推動在西非疫區投放任何試驗性藥物或協助開展任何臨床試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