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4G商用元年: 運營商“鬥法”忙

  • 發佈時間:2014-08-05 06:20:5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24日,工業和資訊化部披露數據顯示,我國3G用戶累計已達4.71億戶,4G用戶達到1397萬戶。基礎電信企業實現業務收入增長5.6%,增值電信企業收入增長23.6%。4G和寬頻發展對資訊消費的促進和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

  2014年被稱為4G商用元年。工信部去年底向3大運營商頒發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隨後又批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全國16個城市開展4G混合組網試驗。7月15日,中國電信試驗地區同時發放4G新177號段和4G套餐,成為首家發售新4G號段的電信運營商。

  我國4G進入了發展快車道,而3大運營商的4G競爭也由此進入了新一輪較量。

  混合組網——

  4G發展邁開大步

  此前,中國電信因為沒有拿到想要的FDD試驗網批復而無法開展規模建網,5個月的時間,流失了436萬用戶。混合組網試驗批復後,中國電信表現出力求奪回4G市場的決心。據介紹,中國電信計劃今年投入資金超過400億元,以打造一張無處不在的4G網路。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王曉初承諾,大力推動4G網路建設,對渠道給予大力支援,這給産業鏈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從資費標準來看,天翼4G主套餐資費從59元起,與3G相比套餐流量最多增加了2倍,相同業務使用量費用最多節省了65%;純流量的雲卡,2分錢1MB的單價則刷新了流量價格新低。

  相比3G初期終端匱乏的情況,4G終端可謂豐富。從電信版4G終端來看,包括華為、中興、酷派、聯想、海信等多家知名廠商都推出了多款4G手機。預計到今年年底之前,將有約70款天翼4G手機面世。

  據《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在4G終端上,中國移動的出貨量也已超過1890萬台,而中國聯通的終端策略則是採取綁定策略。

  謀劃佈局——

  4G網路服務繪新篇

  “4G網路行不行?它真的有那麼快嗎?”許多消費者有這樣的疑惑。而在4G網路開通的城市,更有的哥的姐糾結于“用誰家的4G搶單快”。據記者了解,在南京城區實測中國電信4G網速,室外平均速率約在40Mbps左右,同一地方的中國移動TD-LTE的速率也相差無幾,下載一部高清電影是“分分鐘”的事。

  “TD-LTE和LTE-FDD同樣作為新一代行動通訊的國際標準,兩者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混網模式,已經成為全球行動通訊産業未來發展趨勢。”工信部新聞發言人張峰表示,“這一模式,方便用戶在國內外都能夠很好地使用行動通訊業務,目前FDD試驗網建設正在路上,全國商用值得期待。”

  那麼,早已佔得先機的中國移動今年對4G發展又有著怎樣的謀篇佈局呢?可以説,低價策略也影響著中國移動,從6月1日起,其4G新資費中,流量單價最高降幅達到五成。服務方面,一直被消費者“詬病”的“月底流量清零”計費方式被打破,用戶手機流量使用週期更長更靈活。4G基站建設中國移動佔得大頭。據介紹,截至今年底,中國移動基站數量將超過180萬個,其中TD-LTE基站年底前可達50萬個左右。

  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表示,將發展1億個4G終端、5000萬用戶,通過這些舉措進一步降低使用門檻和流量單價,延長流量使用週期。

  運營策略——

  勇於開拓補短板

  電信運營商與網際網路OTT(過頂傳球,如微信等服務)企業之間的業務之爭還沒有消停,4G的戰火已經點燃。4G競爭態勢、競爭模式和競爭程度都與以往不同,如運營商之間、虛擬運營商之間、産業鏈之間、運營商自製手機與終端廠商之間的競爭已全面開始。

  在4G新需求、新技術、新市場的推動下,3大電信運營商間的競爭進入了新一輪較量。面對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佔據管道山頭上的搖旗吶喊、移動轉售業務的破冰和虛擬運營商的發牌,特別是進入流量經營時代,電信運營商如何突圍?

  一位在上海電信業做市場行銷的蔡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各家運營商都降低了資費,但仍然比較高。原因是4G網速快,即使以G計算的流量仍會很快用完,市場對資費下調仍有期待。

  鐵塔公司“網運分離”的嘗試,讓3大運營商網路覆蓋和效率趨於一致,這將加速運營商從拼網路品質向拼服務轉型,特別是在流量經營方面,誰的套餐內容更合理、性價比更高、服務最好,誰就會爭取更多的在網用戶。

  目前看來,國內4G引發的仍然是小眾用戶的狂歡。但下半年,4G市場將快馬揚鞭,無論4G網路、4G終端還是4G服務,都將有更多的創新表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