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車軟體結束補貼遊戲瞄準商務租車領域

  • 發佈時間:2014-08-04 09:4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張緒旺 曲忠芳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打車軟體,不燒錢燒什麼

  史上最瘋狂的補貼遊戲落幕。數億元現金補貼支撐了快的、滴滴上半年的喧囂,也讓雙雄爭霸定格為市場主旋律。而隨著兩大打車軟體從降低到停止常態現金補貼,打車軟體行業也走在了轉向的微妙節點:商務租車?快遞?旅遊?抑或純粹提速商業化?

  現金補貼説拜拜

  昨日,多名計程車司機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快的打車、滴滴打車取消了2元/單的補貼。對此,北京商報記者撥打滴滴打車客服電話時了解到,暫時不再向計程車司機提供現金補貼。此外,對乘客端提供的打車搶滴滴紅包的優惠活動也已于8月2日正式截止。

  同一時間裏,快的打車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對司機的現金補貼以及對乘客返代金券的活動暫告一段落,不過此前用戶獲得的代金券仍可以照常使用,用戶通過打車積分兌換打車券的活動也在繼續。

  事實上,打車軟體停止補貼符合商業邏輯,並早已有預兆。自今年以來,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以及背後“金主”——阿里巴巴和騰訊,為了將手機打車、移動支付市場的盤子做大,掀起了一場燒錢補貼競賽:乘客和司機每日每筆訂單獲得的返現一度高達15元、20元,成為短時獲取用戶的重要策略。然而,砸錢補貼終非長久之計,從今年3月初開始,兩大打車軟體多次下調補貼額度,5月中旬對乘客的補貼停止,而在7月初將對司機的補貼降至2元/單。

  數據顯示,截至6月,國內手機打車軟體累計賬戶數達1.3億。由此看來,打車軟體市場已形成一定規模。易觀智庫分析師王健指出,打車軟體下一步要提升用戶黏性,形成自己的核心用戶群,並從這些核心用戶中挖掘平臺價值,以此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

  瞄準商務租車

  補貼結束,打車軟體將何去何從?快的、滴滴不約而同地瞄準了商務租車領域,並開始不同程度地佈局。

  今年4月,快的即高調宣佈“已探索出除廣告外更多適合自身的商業模式,包括線上線下的行銷活動等,並實現接近千萬元的月度營收”。其去年底收購的“大黃蜂”也一直沒有停止商務租車業務的拓展,尤其是在近日,“大黃蜂”改頭換面成為快的旗下“一號專車”業務,強化商務租車品牌形象。“一號專車”目前已與多家租車公司達成合作。

  無獨有偶,曾對商務租車避而不談的滴滴打車近日也傳出進入該領域的消息,騰訊旗下U優打車浮出水面,據説其是滴滴打車的獨立項目。聯想董事長柳傳志之女柳青加盟滴滴打車出任首席運營商(COO),而聯想控股投資的對象中神州租車在列,種種跡象給滴滴打車涉足商務租車添加了不少想像空間。

  專家指出,相比大眾打車市場,商務租車的盈利模式明顯,經過前期的搶市場,用戶對滴滴、快的品牌有了認知,因此將流量導向商務租車領域較容易,更為重要的是,商務租車未來很可能成為打車軟體盈利的主要力量。

  不過,在商務租車領域,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還面臨易到用車、AA租車、PP租車等新老勢力。未來並不遙遠,但結果未知。

  未來的不同打法

  可以預見,商務租車已越來越成為打車軟體搶奪的熱門陣地,也是雙方比拼的重要領域。除此之外,由大眾打車服務衍生出來的O2O服務的比拼將更加激烈,而且目前雙方開始呈現差異化,打出不同的拳法。

  快的打車公關總監葉耘指出,“打車軟體本身是資訊平臺,這一維度上技術和數據積累很關鍵。打車功能甚至可以成為各種大型App標配甚至官方平臺供應商,但市場上已經沒有別的選擇,第三方做技術對接只能找領先者,我們有長期存在的價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