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瀏覽器市場,誰主沉浮?

  • 發佈時間:2014-08-04 06:00:0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網際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身在何處,打開電腦或手機,選擇一款瀏覽器軟體,進入合意的瀏覽器上網模式,然後看新聞、看視頻、購物……當你一步步完成這些時,你便享受到了眾多瀏覽器技術給你帶來的福祉。

  事實上,這些瀏覽器技術很多都受到專利的保護,你使用它們的同時,也為其專利擁有者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正因如此,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瀏覽器廠商都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開發。作為網際網路大國,中國應如何分享瀏覽器專利市場這塊蛋糕?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國家智慧財産權局《瀏覽器行業專利分析報告》的撰寫專家。

  全球:多足鼎立

  微軟、火狐、谷歌、Opera(歐朋)、蘋果……,眼下,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瀏覽器市場正向群雄逐鹿的態勢演變。

  從瀏覽器的全球專利佈局來看,微軟公司擁有近4000項專利申請,佔據了最高點,緊隨其後的是谷歌公司,申請了2830項專利。“微軟公司的專利申請量一直比較平穩,之所以拔得頭籌,與其長期以來在瀏覽器領域的壟斷地位和發展戰略有關;谷歌公司在瀏覽器應用領域的申請較為集中,佔總量的89%,特別注重與廣告和搜索相關的技術。”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專利局通信發明審查部有線一處審查員續茜分析説。

  蘋果公司在推出Safari瀏覽器後,其瀏覽器專利申請量也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特別注重應用服務領域的專利申請,尤其是涉及人機交互和用戶界面的相關技術,值得瀏覽器行業關注。”續茜告訴記者。

  毫無疑問,在瀏覽器領域擁有大量技術原創型企業的美國穩坐頭把交椅,提出了接近一半(48%)的專利申請。令人欣慰的是,起步較晚的中國眼下後勁十足。據《瀏覽器行業專利分析報告》,1998年國內瀏覽器技術的專利申請實現了零的突破,2006年國內瀏覽器專利申請一舉達到了400多件,此後便呈快速上升趨勢,至2013年6月30日,涉及瀏覽器技術的中國專利申請已達8569件。“現在,中國緊隨美國佔據了瀏覽器技術輸出國第二名的位置,而且國內瀏覽器廠商也正迅速崛起,並有趕超之勢。”續茜介紹説,憑藉豐厚的技術儲備,騰訊公司以1700多項的瀏覽器專利申請量位居世界第三。

  騰訊公司並不孤獨。《瀏覽器行業專利分析報告》顯示,在全球前10位專利申請人中,中國企業佔半壁江山。其中,奇虎360公司瀏覽器申請量也超過千件,涉及瀏覽器技術的各個技術分支,尤其以瀏覽器安全著稱;百度公司瀏覽器專利申請量為338件,重點是便捷的網路環境。

  這一成績源於近年來國內瀏覽器廠商的自主創新。“國內瀏覽器廠商早期主要追逐並借鑒國外瀏覽器,尤其是對國外瀏覽器的核心技術——瀏覽器內核,基本採取‘拿來主義’態度。”續茜説,近些年,國內瀏覽器廠商不斷加大研發力度,紛紛推出自己各具特色的瀏覽器産品。如,奇虎360公司于2008年推出360安全瀏覽器,又于2009年發佈殺毒軟體正式版本;騰訊公司于2000年發佈了瀏覽器TE的第一個版本,是國內最早的多頁面瀏覽器。

  “目前,國內瀏覽器行業在專利申請上的表現,可以概括為‘十年蓄勢,只為一朝待發’。”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專利局通信發明審查部有線一處馮于迎處長信心滿滿地説。

  重點:瀏覽器安全

  一年前的6月,一個叫斯諾登的美國人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攪得整個世界天翻地覆,也將網路安全問題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作為進入網路世界的第一道關口,瀏覽器安全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早期的瀏覽器只是用來閱讀由HTML語言編寫的文檔工具,對網路不會構成很大的威脅,並不存在過多的安全隱憂。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瀏覽器運作軟體成為可能,這在增強瀏覽器功能、服務網上資源的同時,也為駭客們提供了越來越多可供攻擊的平臺。

  伴隨著瀏覽器安全問題日趨嚴重,各種針對瀏覽器安全的技術及專利申請應運而生。《瀏覽器行業專利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9月,全球涉及瀏覽器安全技術的專利申請為5154項。

  那麼,各個技術分支的分佈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根據對瀏覽器不同方面的威脅,可以將瀏覽器安全技術細分為網頁安全、個人資訊安全、支付安全、下載安全和插件安全5個技術分支。

  其中,專利申請量最大的技術分支是網頁安全,網路世界的第一道屏障是瀏覽器,而瀏覽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是網頁安全。保證網頁安全,不給惡意分子可乘之機,是保證瀏覽器安全的基礎。全球範圍內5000多項涉及瀏覽器安全的專利申請中,涉及網頁安全技術的申請為2547項,佔總量的1/2,可見,各大公司和廠商都非常重視瀏覽器的網頁安全。

  專利申請量位於第二位的技術分支為個人資訊安全,有1407項,佔到總申請量的27%;排第三位的技術分支為支付安全,有745項。

  “現如今的網路時代,如何保護個人資訊不被洩露、個人活動不受追蹤,成為網民關注的焦點,這自然也成為全球瀏覽器廠商進行研發的熱點技術問題。”在馮于迎看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交易在網路上依託瀏覽器進行操作,因此,支付安全也不容忽視。“只有支付環境是安全可靠的,才能使用戶放心使用。”

  熱點:跨終端技術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智慧終端的概念不再局限于臺式電腦或筆電,而是拓展到手機、電視機等。與之相適應,瀏覽器的概念也從單純在電腦上運作的網路瀏覽應用拓展到上述終端中,內嵌的能夠實現網路瀏覽功能的嵌入式應用。

  “這就對瀏覽器本身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鄭文瀟説,HTML5技術的誕生適應了這種需求,因而迅速成為當前瀏覽器開發的主流技術。《瀏覽器行業專利分析報告》顯示,涉及HTML5技術的全球範圍的專利申請共有14017項,其中涉及多媒體技術和應用開發技術的數量最為顯著,分別為5377和5442項。“可以預見,這兩個領域仍會是未來HTML5技術發展的重點領域。”馮于迎表示。

  多種智慧終端的産生,不僅對瀏覽器適應不同終端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産生了在各種智慧終端之間或者終端與伺服器之間實現數據和服務“自由穿梭”,給用戶帶來多螢幕下的一致、流暢的用戶體驗的要求。例如,用戶在乘坐地鐵時,如果想用手機繼續玩出門前在家用平板電腦玩的遊戲時,只能重新去讀取之前的進度。

  “顯然,用戶迫切需要跨越多個智慧終端之間的鴻溝,實現無障礙地在各個智慧終端之間自由穿梭,這種跨終端的用戶體驗,便成為對業界更高的要求。”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專利局通信發明審查部有線二處審查員張明俊認為,利用瀏覽器實現不同終端之間“數據同步”和“數據推送”的跨終端技術,以及瀏覽器與雲技術的整合,必然是未來瀏覽器的發展方向。

  “尤其瀏覽器跨終端技術的研究目前剛剛興起,專利申請量(截至2013年8月31日,在中國所公開的涉及瀏覽器跨終端技術的專利申請共計21件)還非常低,值得瀏覽器廠商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關注。”張明俊表示。

  張明俊建議同時瀏覽器領域的國內領軍企業,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技術研發和專利保護能力,並適度增加對瀏覽器內核的研發。“HTML5等新標準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事實上的全球標準,因此,國內企業應積極參與新標準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盡可能多提出有關議案以及修改的建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