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數國拒簽《貿易便利化協議》 世貿組織信譽遭打擊

  • 發佈時間:2014-08-02 07:4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定於7月31日在日內瓦簽署的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議》因印度、古巴、玻利維亞、阿根廷、南非等國的反對擱淺。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當天稱談判一直進行到深夜,但仍沒有找到辦法彌補分歧。另據印度媒體報道説,印度總理莫迪8月1日在新德里會見美國國務卿克裏,克裏向莫迪表達了美國政府對印度拒簽《貿易便利化協議》的不滿。分析認為,一些國家拒簽《貿易便利化協議》將對世貿組織多邊貿易機制及其信譽造成沉重打擊。

  保護本國農民利益,印度提議推遲一年簽署協議

  世貿組織去年年底簽署了“巴厘所有協定”,其中包括旨在加速全球貿易的《貿易便利化協議》。按照協議內容,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應在今年7月31日前,在世貿組織成員一致同意的基礎上,將《貿易便利化協議》加入世貿規則體系。

  但是,這個被稱為“容易摘取的果實”卻遇到了挑戰:以印度為主的幾個此前已承諾將通過《貿易便利化協議》的成員此次突然表示反對。印度表示,應該延長時間來繼續進行談判。據悉,圍繞糧食補貼所産生的分歧是談判擱淺的重要因素。

  根據世貿組織相關農業協議,一國政府以行政價格購買農産品數量必須有一定的上限,印度方面認為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討論這一上限的標準。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大國,農業人口巨大,但農業現代化的步伐較慢,出於國內糧食儲備的需要,政府每年會投入數百億美元進行糧食收購,再以低廉的價格補貼全國近2/3的人口。印度駐世貿組織大使普拉薩德説:“我們不能倉促簽署協議,我們需要給國內千百萬農業人口一個交代,不能讓他們生活在恐懼中,這一點非常重要。”

  《印度時報》的報道説,為了保護本國農民利益,印度不得不提議推遲一年簽署此協議,以便各國談判代表繼續考慮印度的需求。

  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部長尼爾馬拉在接受歐洲媒體採訪時表示,印度不想等到2017年才來商定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永久解決方案”,而是就相關糧食儲備和糧食補貼項目等未解決的問題立即舉行密集協商與談判。

  有報道稱,印度在談判中提出通過協議的一個前提條件,即同時簽署一個讓發展中國家在補貼和儲備糧食方面具有更大自由度的協議。但是,阿澤維多則表示,已經達成的“巴厘所有協定”必須得到完整地尊重,不容許以任何方式對其修改。

   提高決策效率,世貿組織改革勢在必行

  有歐洲分析人士認為,《貿易便利化協議》是在持續多年的談判中艱難達成的,世貿組織的大部分成員希望能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而不是讓整個協議流産。但目前來看,鋻於印度等國的反對,事情恐難以有進展,這也讓世界貿易組織再次深陷信譽危機。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表示,如果去年達成的“巴厘所有協定”無法得到落實,那對世界貿易組織的公信力將是一次嚴厲的打擊。

  2013年12月達成的“巴厘所有協定”是世貿組織成立以來的首個全球貿易協定,涵蓋簡化海關及口岸通關程式、允許發展中國家在糧食安全上有更多選擇權、協助最不發達國家發展貿易等內容。分析普遍認為,“巴厘所有協定”將為正在艱難復蘇的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發展中國家將從中獲益匪淺。據國際商會預測,“巴厘所有協定”將為全球經濟每年增加最多一萬億美元貿易額、創造210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1800萬個在發展中國家。

  但“巴厘所有協定”的談判本身就波折重重,2013年11月日內瓦先期技術談判時期,被各方廣泛期待的協定最終文本便由於代表無法就少數條款達成一致而擱淺。

  巴厘會議開始前,東道主印尼對會議成果持謹慎樂觀態度。談判陷入僵局時,阿澤維多、大會主席吉塔召集爭端方代表會晤。經過連續兩天馬拉松式的磋商,各方同意在4年內就糧食補貼達成永久解決方案,其間發展中國家補貼即便超過限額也不會遭到申訴;但為防影響全球市場,政府補貼購買的糧食嚴禁出口。

  印尼科學院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斯瓦格對本報記者表示,世貿組織的決策機制基於共識,這意味著即便只有一個國家對一個技術細節持異議,整份所有協定便無法簽署。

  斯瓦格認為,此次印度等的反對雖是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印度新政府組建後,繼續要求發展中國家在糧食儲備方面獲得更大自由度,並堅持“巴厘所有協定”應與《貿易便利化協議》齊頭並進。此前有官員表示,除非有關糧食安全的關切得到解決,印度不會在《貿易便利化協議》問題上妥協。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等國均支援這一主張。“這就回到了巴厘會議開始前的局面:農業問題成為政治籌碼,與貿易便利化問題互相綁架,導致談判進退維谷。”斯瓦格説。

  斯瓦格表示,世貿組織成員發展水準不平衡、利益訴求不統一,基於共識的決策機制導致世貿組織效率低下,貿易談判反覆在同一個地方栽跟頭,此次談判失敗便是明證,長此以往,世貿組織和多邊貿易體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將岌岌可危。或許也正因如此,一些國家對多邊貿易體系的興趣大減,紛紛轉向推進區域貿易協定、雙邊貿易協定等。此次談判失敗後,一名世貿組織高級官員在日內瓦表示,美國等國家可能會因此遠離世貿組織。斯瓦格表示,世貿組織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提高決策效率、把已有的協定轉化為具體成果,是有關各方需要集合力量解決的課題。

  (本報布魯塞爾、雅加達、新德里8月1日電 記者吳剛、莊雪雅、呂鵬飛、鄒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