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稀土行業出路還在深加工

  • 發佈時間:2014-08-02 04:06:4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上半年,工信部、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大規範稀土行業秩序的力度,並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稀土市場下行壓力並未緩解,數據顯示,6月份,稀土産品價格持續下跌,特別是鏑、鋱、銪等重稀土産品的價格下跌最為明顯,跌幅分別達6.25%、4.84%、5.33%。

  稀土價格“跌跌不休”,主要是因為市場供需失衡。從稀土下游應用領域來看,除釹鐵硼的稀土氧化物用量相對較多外,熒光粉、拋光粉、催化劑等其他幾個領域的應用量並不是很多。據估算,目前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産能近40萬噸,而全球稀土産品的需求量(以氧化物計算)只有10余萬噸。需求與産能的矛盾不僅加劇了稀土市場疲軟,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

  作為高新技術産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稀土在石化、冶金、陶瓷、永磁材料等諸多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一些國家出於環境保護、資源儲備等考慮,紛紛保護本國稀土資源,取而代之的是從我國廉價進口稀土産品。數據顯示,我國稀土儲量僅佔世界已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卻向全球供應著90%以上的稀土資源。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稀土的問題雖集中表現在出口端,但其根源在於國內稀土産業粗放發展的積弊,主要是我國稀土深加工和應用環節與國際先進水準存在很大差距。中國五礦集團總裁助理王炯輝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我國稀土産業鏈很短,其中最大的短板就在産品的深加工。1元的稀土原料,國內經過粗加工最多賣10元、20元,而出口到歐美深加工成産品後,價格高達成千上萬元。

  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國內稀土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釹鐵硼、發光材料和鎳氫電池3大行業,在其他高新技術産業應用方面很少。同時,由於缺乏核心技術,稀土深加工行業頻現同質化惡性競爭現象。

  2013年底,國家通過了全國大型稀土集團組建“1+5”工作方案。同時,明確由包鋼、中國五礦、中鋁公司、贛州稀土、廣東稀土和廈門鎢業分別牽頭推進兼併重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進而推動稀土深加工及應用産業發展、淘汰落後産能、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此外,工信部和財政部日前也聯合下發《國家物聯網發展及稀土産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將對稀土開採監管、稀土高端應用等提供資金支援。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轉變發展方式、提質增效升級的深入推進,能源結構的持續調整,資訊産業、新能源汽車及風電行業將呈現持續較快增長,這為稀土産業提供廣闊的市場需求空間。有關數據表明,到2020年,磁性材料及儲氫材料的市場平均增長率將分別達到9.5%和20%以上。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華俊認為,促進稀土産業健康發展,一方面要通過嚴格管控稀土非法開採行為,斬斷私挖濫採的黑色利益鏈條,從而堵住源頭,保護自然環境和資源安全;另一方面,要通過疏通下游應用,拓寬應用領域和渠道,大力發展稀土精深加工産業。這樣一定程度上才能避免供需失衡再次出現,稀土産業也才能健康發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