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歐班列發展空間廣闊 業內呼籲簡化通關手續

  • 發佈時間:2014-08-01 17: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佟明彪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鄭州8月1日訊(記者 佟明彪)今日,2014年第100列中歐班列從鄭州圃田集裝箱中心站開出,隨著此趟列車的發出,國內各地開往歐洲的集裝箱班列共計開行了239列。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際化趨勢的推動,中歐班列已經成為亞歐之間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鐵路部門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表示,在當前的國際化發展戰趨勢下,中歐班列的發展空間還很廣闊,同時也需要相關部門在通關手續的簡化方面多與其他國家談判溝通。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王德榮表示,在國際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都把如何在經濟方面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補,進而謀求共贏當做重要課題。作為支撐産業的交通運輸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他認為,8月1日開出的2014年第100列中歐班列或許僅僅是一個開始,在未來,中歐班列的發出數量一定會越來越多,在帶動沿線各國和各區域經濟發展發面承擔越來越重的任務。他還透露,國家在幾年以前就已經開始討論亞歐陸橋的建設,並將之提到政府的議事日程上來,社會各界也在推進國際化進程和建設亞歐陸橋方面達成了共識。

  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明向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稱,中歐班列從2013年7月開行至今年5月,一直保持每週一列的頻次,今年5月到現在已經實現了一週兩列,每列載貨量在41-46車,到今年第四季度還將爭取實現一週三列。

  中國經濟網記者還了解到,在中歐班列車次不斷增加的同時,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打造優質的服務平臺。中鐵集裝箱公司副總經理鐘成向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稱,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中鐵集裝箱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單證中心,主要為客戶統一製作單證,減少由於單證原因使貨物在口岸發生滯留的情況。他表示,在國際聯運過程中,單證的製作是比較複雜的,一般的企業自己製作起來很麻煩,而且運輸過程中貨物在口岸發生滯留情況的,有80%是由於單證原因。

  對此,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亞歐分會會長郭敏傑呼籲,應該儘快推動簡化國際聯運通關手續的進程,比如採取“一票通關”等方式。政府和相關的運輸主管部門應該多與其他國家溝通談判,在做好各方利益分配的前提下,簡化通關手續,提高運輸效率,這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輸成本,給運輸部門和企業雙方帶來更多利益。

  鐘成透露,目前中鐵集裝箱公司正在積極與中歐班列沿線各國進行溝通,要在法律、貿易、條款、海關等方面搭建一個協調平臺和運作機制,努力提升中歐班列的運輸效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