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平民小張要面對的新稅單

  • 發佈時間:2014-08-01 16:55: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1日電(記者 方棟 張正富 全曉書)24歲的小張在媒體擔任攝影師。去年,依靠家裏的資助,他和女友在北京郊區貸款買了一套小兩居,從此過上了壓力“山大”的生活。房子月供6000元,加上必要的生活開銷,每月薪水所剩無幾。

  而中國即將啟動的新一輪財稅改革則為房貸所困的“小張”們帶來了“一線曙光”,因為房貸壓力將更直接地體現在新的納稅體制中。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根據新一輪財稅改革的方向,將來個稅有望根據納稅人的實際生活壓力來徵收,“生活負擔重的居民,納稅額度會降低,個稅負擔會減輕。”

  稅收專家、中國稅務報社總編輯劉佐則舉例説,一家四口人,只有一人有收入;另一家只有一個人,收入與前者相當。目前,兩者稅前扣除和繳納稅額相同,看似公平,但實際上第一個家庭的壓力更大。“如果允許第一個人稅前扣除全家人的基本生活費用,壓力就可以大為減輕。”

  他認為,贍養人口、醫療、住房、教育、保險等生活必需的開支都應納入稅前扣除項目,這樣有利於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照此,小張的房貸利息也將納入稅前扣除。目前,他的年均稅前收入10萬多元,除去每月3500元的免征額和每年3萬多元房貸利息,就只剩3萬多元收入需要繳稅,壓力會減輕不小。如果他結婚後撫育孩子等費用也會納入稅前扣除,稅負將進一步降低。

  在中、低收入家庭有望減輕稅負的同時,富人們可能要面臨更高的個人所得稅。

  目前,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採用分類徵收的方式,即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生産、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等11個項目分別徵稅。劉佐指出,由於納稅人取得的不同收入分別計稅,導致收入來源多的高收入者稅負較低。

  “如果稅制改革後採用綜合徵收為主的方式,再不斷完善稅前扣除制度,那麼低收入者可以不納稅,中等收入者可以少納稅,高收入者可以適當多納稅,有利於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劉佐説。

  白景明也指出,徵收方式採用分類與綜合相結合,實現“量能課稅”,能更好發揮調節再分配的功能,讓資金在生活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民生領域得到更好的利用。

  至於“美好願景”何時能實現,專家沒有給出時間表。但他們均表示,建立一個更加公平、高效、透明的現代財稅體系這一大方向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改革有望加快推進。

  在新一輪改革中,房産稅改革也牽動著普通納稅人的心,很多人擔心自己的納稅負擔會否明顯加重。

  根據上海和重慶的試點經驗,普通居民無須太過擔心賦稅加重,因為徵收對象多為二套房、住宅超出每人平均免稅面積的部分、高檔住宅和獨棟別墅。換而言之,被徵稅者多為“不差錢”的高收入人群。

  如上海的徵收細則規定,房産稅適用於新購置住房,每人平均免稅住房面積為60平方米。超出面積,每年納稅額=超出面積總價×70%×0.4%(或0.6%)。

  假設上海細則在全國推廣,仍以小張為例,現有住房70平米,無需納稅;將來婚後添了孩子,想再購置一套120平米商品房,超出面積為10平米,以2013年北京市均價23442元計算,則每年納稅額大約656元,即使交易價格遠高於均價兩倍以上,稅負也未達到不可承受的程度。

  房産稅改革在調節房價、抑制投機、加強反腐上也被寄予厚望。但專家認為,試點的意義並不在此,更多的是為了完善稅制。

  白景明指出,即使在已徵收房産稅的國家,房價漲跌仍由供需決定。住房保有環節的課稅,反映出稅收趨於公平,而非短期政策調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