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運煤走廊”成中國東西部經濟轉型升級催化劑
- 發佈時間:2014-08-01 16:38:2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銀川8月1日電(記者何晨陽)清晨5點,山東省青島市市民邱柯拉亮電燈起床做飯。此時,1300多公里之外、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京能寧東發電公司發電部負責機組控制運作的李志雲,已上了兩個半小時的夜班。
邱柯和李志雲互不認識,兩人甚至從未擦肩而過,但一條電網將他們兩人連接在一起。邱柯所在的青島市,有48%的電能來自寧夏,李志雲看管的機組發出的電就是其中之一,源源不斷送來的電使邱柯和其他市民的生活更加便利,為當地工業企業和450余輛電動汽車提供著能量。
這張電網是世界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它西起寧夏寧東換流站,東至山東青島換流站,線路全長1333公里,目前累計安全送電超過1000億度。
作為中國東西部電力大動脈之一,這條電網被稱作“空中運煤走廊”,2010年底投運以來,它實現了中國西北與華北電網聯網,把西北黃河上游水電及寧夏火電“打包”送往山東,1000多億度電相當於向山東送煤(熱量4500大卡)6500余萬噸。
國家電網寧夏電力公司總經理張福軒説,這些煤如果用1000輛載重100噸的重型卡車拉運,需要不停地運4年多。若用火車,按單列3萬噸的運載能力,需要2200余列才能運完,相當於每天要有至少兩列火車運送電煤,這對中國西部緊張的電煤運輸通道無疑是巨大挑戰。
向外賣煤曾是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五的寧夏的資源利用方式,不獨寧夏,富煤的山西也曾出現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的發展困境。另一個嚴峻的現實是,近年來中國東部省份的電力缺口正在拉大。
“青島市約有380萬戶,每年夏天的空調製冷負荷要佔到全市電力總負荷的1∕3,加之天氣炎熱造成的乾旱增加了農業灌溉用電負荷,現在全市電力缺口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山東省青島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電力處處長韓文説,如果沒有充足的電力保證,當地近50%的重工業企業拉閘限電的頻率會提高,寧夏送來的電恰好彌補了電力缺口。
國家電網山東青島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副主任羅魯東説:“寧電入魯後形成的交流直流混合大電網讓青島乃至整個山東電網更加堅強,寧夏輸入的電也對山東節能減排做出很大貢獻。通過這條‘空中運煤走廊’,每年可節約包括運輸、人力在內的社會總成本46億元,相當於每度電節約0.161元,這有效避免了資源浪費。”
與直接的節能減排相比,“西電東送”還促使東部地區産業結構升級和能源結構調整。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山東電網全年新增並網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裝機130萬千瓦,新增並網清潔能源機組首次超過新增火電機組,充足的電力供應讓當地得以大力推行以電代煤、以電代油、採暖“煤改電”改造、發展電動汽車,減少原煤、原油消耗。
“空中運煤走廊”帶來雙贏,打破了傳統的煤炭輸送格局,也進一步鞏固了寧夏在“西電東送”中的地位。輸煤輸電兩種能源輸送方式對送端地區GDP的貢獻比約為1:6,對送端地區的就業拉動效應比約為1:2,輸電的經濟和社會貢獻明顯優於直接輸煤。
也正因此,寧夏、山西等富煤省區的經濟增長方式因能源售賣方式的升級而轉型。而作為中國自主設計、自主成套、自主建設的世界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示範工程,在輸電過千億度中再次凸顯了中國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也為中國今後打造更多高效率“空中運煤走廊”提供可能。
目前,中國正大手筆規劃更多的“空中運煤走廊”,繼山東之後,寧夏第二條電力外送通道——寧東至浙江±88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呼之欲出,內蒙古錫盟-山東交流工程、陜西靖邊-濟南-濰坊交流工程和內蒙古上海廟-山東直流工程等超高壓輸電線路也在積極規劃中,這將讓東西部地區更好地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