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拿什麼拯救你,中小企業私募債

  • 發佈時間:2014-08-01 09:51: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私募債自2012年6月發行以來,到今年下半年也是首批私募債到期的關鍵節點。不過在這關鍵時點卻出現了多只私募債違約的消息,這也使得原本就不溫不火的私募債市場雪上加霜。自6月14日以來,私募債的發行已經暫停了47天。私募債發行遇冷的背後,到底存在哪些問題?

  私募債到期潮偶遇信用違約潮

  自今年3月“11超日債”出現兌付危機引發信用違約潮以來,民企債的日子開始不太好過。對於資質更差的民企而言,在無法選擇的情況下,他們只能發行私募債進行融資,然而受今年經濟形勢下行影響,一些原本火熱的行業,比如一些過剩行業開始走下坡路,導致今年信用違約事件頻繁爆發。

  對於受信用違約潮影響最大的私募債而言,其“壽命”並不長,自2012年6月8日發行首單私募債以來,至今剛好兩年零一個月的時間,由於私募債一般期限在兩年,因此今年下半年也是首批私募債到期的關鍵節點。不過在這關鍵時點卻出現了多只私募債違約的消息,包括12津天聯、12金泰債、12華特斯、13中森債等多只私募債均出現了違約,這也使得原本就不溫不火的私募債市場雪上加霜。

  作為創新品種,中小企業私募債的發行採取備案制,發行要求比企業債更為寬鬆,對企業凈資産和盈利能力都未設門檻。因此,這種業務的推出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嘗試通過直接融資市場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共發行了469隻中小企業私募債,累計私募債規模為572.56億元。在上交所發行的私募債為248隻,深交所發行了217隻,其餘市場比如地方股權交易所發行了4隻。

  從到期時間來看,截至昨日,已到期的中小企業私募債達33隻,未到期私募債436隻。

  從發行規模來看,最大的私募債發行規模才5億元,比如,13鎮旅遊和13隆鑫債。最小規模則只有800萬元,比如13山河債和13三峽01。在469隻私募債中,有195隻債券規模低於1億元,佔到了四成之多。

  受違約潮的影響,自今年6月14日以來的一個多月時間沒有發行一隻私募債,也創下自私募債開始發行以來最長的發行空窗期。今年以來共發行了105隻私募債,其中1月發行了42隻、2月發行了20隻、3月發行了21隻、4月發行了10隻、5月發行了5隻、6月發行了7隻、7月則為0隻。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3月28日13中森債出現違約風險以來,私募債的發行速度明顯放緩。特別是7月以來,超過3隻以上的私募債出現了違約風險,這也給薄弱的私募債市場致命一擊。

  今年還有28隻未到期中小企業私募債,其中,8月有6隻私募債到期,包括 12中銳債、12同裏債、12甬綠能、12雅潤債、12漕湖債、12漕湖02,上述6隻私募債均于8月到期,應付現金合計超過6.29億元。

  收益並不佔優勢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已發行的中小企業私募債中,有90%以上的票面收益率在6%-12%之間。據海通證券統計,目前存續私募債發行利率平均值為9.16%,在8.5%-10%的區間內較為集中,約佔存續債券總數的71%,這個利率水準不佔優勢。

  目前信託項目的年化收益率基本都在12%以上,而且信託基本由地方政府或者擔保公司來進行擔保,風險相比私募債要低,私募債的收益優勢並不明顯。

  一位券商業務部人士透露,企業每年發行債券的綜合成本一般在12%左右,這其中包括票面利率8%-10%,擔保2%-3%、仲介機構1%。對於這麼高的成本,小企業資金薄弱,如若發行可能會有極大的信用風險,而資質較好的企業可以選擇成本低的方式,例如從銀行貸款,不會選擇發私募債。

  事實上,部分發債的中小企業其主要目的不在融資,而是為企業上市創造一個良好的背景和基礎。樹立起良好的信譽,有助於提高公司在市場及交易所平臺的認可度。

  同時,投資者冒如此大風險來購買私募債也並非看重私募債的收益,更為主要的是,私募債可以在一定期限後實行債轉股。比如北京商報報道的已經出現實質違約的“12金泰債”就有投資者轉股選擇權,部分“12金泰債”投資者正是衝著轉股而購買的此私募債。

  據悉,轉股條款是目前私募債發行過程中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由於中小微企業現金流往往較差,很容易出現償付問題。不過,一旦順利轉股,私募債發行人的現金償付壓力大大降低,如果成功上市,投資者還能因此獲得高額回報,對於雙方而言都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然而,從“12金泰債”來看,由於公司經營情況的惡化,“12金泰債”兌付仍遙遙無期。

  風險高 部分私募債無擔保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已到期的33隻私募債中,僅有6隻私募債有擔保公司提供不可撤銷連帶擔保,其餘均無擔保。截至昨日,已發行的469隻私募債中,僅有37隻債券有擔保。

  好買基金債券研究員盧楊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發行私募債並不要求必須有擔保,部分企業為了控製成本,也會將擔保公司這部分費用省去,這也導致了私募債的風險更為集中在企業自身。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私募債不僅沒有擔保,連債券評級也沒有,對於投資者而言,無法從第三方機構判斷其企業還債能力。

  據了解,目前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採取備案制,監管部門不做實質判斷。為防止投資風險擴散到不具備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的投資者身上,中小企業私募債嚴格限定合格投資者資格,對象主要鎖定在基金、券商和銀行等機構投資者上。

  更為重要的是,私募債的收益和風險並不對等,隨著信用違約的爆發,資質太差或者産業過剩的民企債已經成為了上述合格機構的“雷區”。

  一位券商人士表示,中小企業私募債屬於高風險、低信用債務,沒有政府背書和風險兜底作為依託,因此市場風險加劇下投資者不願購買。對於他們而言,即便私募債收益率可以達到12%左右,他們還是願意購買有政府背書的收益率略低的城投債。

  收益少責任大懼怕私募債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發行的469隻私募債中,涉及到69家承銷商,這其中有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等大型券商,但更多的是類似財通證券、中山證券、長城證券這類的中小券商。

  另外,券商對於私募債熱情不是特別高,一位券商知情人士表示,熱情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相比IPO的收入,承銷私募的收入很低。券商承銷一隻私募債的比例僅佔到發債規模的1%,由於私募債的發債規模很小,有四成私募債的規模在1億元左右,有四成私募債的承銷收入甚至不到100萬元。

  此仆Ω叩氖杖耄但是與IPO的承銷費相比相差甚遠。以近期剛上市的臺城制藥為例,本次新股募集資金為3.5億元,相比部分私募債規模並不算高,但是其承銷費用高達1800萬元,承銷費佔到了5.14%。

  更為重要的是,券商承銷私募債多數還得為私募債尋找投資者,一旦債券出現違約,券商也將面臨聲譽受損等多重影響。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有多支私募債的承銷方式為包銷或者餘額包銷,主承銷商要求負責尋找意向投資者。

  一位券商固定收益部研究員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現在券商對於私募債發行都很謹慎,最重要的是違約事件頻繁爆發之後害怕兜底。

  盧楊表示,雖然主承銷商在私募債出現兌付危機時沒有法律義務必須要求其兜底,但是部分主承銷商為了維護其名譽不被受損,會極力地幫助討賬或者直接兜底。相比私募債剛出來券商一擁而上發行私募債,目前的發債熱情更為冷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