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財智 > 研究者 > 正文

字號:  

張維迎: 説話要對得住良知

  • 發佈時間:2014-08-25 08:38:02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周政華  責任編輯:王斌

  從上世紀80年代嶄露頭角,到如今成為中國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之一,張維迎數十年來從未改變過自己對於“市場”的信仰。無論為企業家代言、打氣,還是在高校內推進改革,抑或在宏觀政策方面的建言,張維迎一直秉持著對政府限權、對市場放開的思路,從未動搖。

  雙方帶著微笑的“張林論戰”

  今年7月初,為紀念華人經濟學家楊小凱逝世10週年,復旦大學舉辦了一場學術研討會。會上,談到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時,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和張維迎對這個問題給出了不同的看法。張維迎堅持他20多年來一貫的觀點:“政府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創造自由的環境、法治,包括産權制度的保證。很多時候,在經濟事務中,沒有國家和政府的干預,效果或許會更好。”

  林毅夫也沒打算改變他對中國模式的推崇:“中國過去35年,我們必須承認政府絕大多數是正確的。如果沒有絕大多數正確,不可能連續35年每年9.8%的增長,也不可能是現在唯一的快速發展的新興大國。”與此前一些媒體渲染的“論戰”不同,張維迎和林毅夫雙方在談及各自觀點時,臉上都挂著微笑。

  不久前,張維迎剛確定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調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曾是“不被理解的經濟學家”

  張維迎歷來以見解獨到而聞名。

  1983年,張維迎24歲,還在西北大學讀研究生時,他在《中國青年報》上讀到一篇消息——《首都青年個體戶座談批判向錢看》。張維迎寫了一篇七八千字的批判文章投給《中國青年報》,標題為“為錢正名”。

  在隨後的“反精神污染”中,因《為錢正名》一文,張維迎被列為當時陜西的“八大自由化分子”之一。

  茅于軾啟發了張維迎對於西方經濟學最初的認知。2013年8月,在中國國際金融博物館的一次沙龍上,張維迎説:“31年前,茅于軾教授給我打開了一扇窗。有了這扇窗,我才看得更遠看得更亮,決定我以後走的道路。”這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30年後,張維迎慢慢説道:“要説自己相信的話,內心相信的東西,就是你生命中最值得堅持的東西。”

  呼喚企業家精神

  張維迎幾乎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為企業家打氣。

  “不要被就業嚇住。”在今年博鰲論壇上,張維迎在一個分論壇上發言的一開始就把話題轉到企業家:“還有企業家頂著呢。如果政府讓企業家對未來充滿信心,企業家更願意做長遠的事情,就是創新。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讓企業家有更多自由,廢除不必要的管制,讓産權得到有效保護,讓我們的司法變得更獨立、更公正。”

  對於企業家精神,張維迎評價很高。早在1983年底,在張維迎腦子裏,市場經濟概唸有兩個最突出的東西,一個是價格信號,一個是企業家。

  在公開場合,張維迎從來不忘記呼籲人們理解企業家精神,特別是為一些落難的企業家説話。

  對未來更有耐心

  “你問我這20年來,觀點為什麼始終如一?”張維迎説,“我是有自由意志的人。我覺得弄明白了,就希望説出來。你不能讓我不説,或者説假話,這會讓我不舒服。説話要對得住自己的良知。”

  前不久,他給香港一家媒體撰文時談到對過去10年的3個判斷:第1個判斷是,從經濟增長速度的角度來講,是過去35年裏最好的10年;第2個判斷是,從社會矛盾、社會和諧的角度講,是過去35年裏最糟的10年;第3個判斷是,從體制改革的角度講,是失去的10年。説到未來10年,張維迎預感這是中國改革的窗口期,“我們還是應該有所期待的”。

  “人是會學習的動物,你不會在今天去重復20年前的錯誤,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也不會像原來那樣太較勁,太著急。因為你認識到這個世界比你想像的要複雜,所以耐心也就有了。”張維迎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